2019/12/29

跨水陸的鹿特丹公共運輸系統輕軌、輕量捷運與其他

創自1927年的鹿特丹電車公司(RET; Rotterdamse Elektrische Tram)是經營整個鹿特丹都會區路面輕軌電車(Tram)、輕量捷運(Metro/Light Rail)、公車路網、週末與夜間公車路網(BOB)、渡輪(Ferry)的民營化公用事業單位,另有經營其他區域公車路線的運輸公司,如Arriva、Connexxion、EBS、Qbuzz等,及另一家渡輪公司Waterbus,一起服務整個鹿特丹跨水陸的公共運輸路網。路網涵蓋區域到海牙中央車站、戴夫特、Zoetermeet、荷蘭角(Hoek van Holland)等大部分南荷蘭省主要城鎮。其中輕量捷運E線,是往來鹿特丹市區與海牙中央車站間的Tram-Train路線,或稱快速輕鐵(Sneltram)。

2019/12/25

台南轉運站試營運

好久沒po大台南公共運輸的時事了!主要也是因為這幾年,在公共運輸,幾乎沒有什麼重大建設可言,除了低調開工的鐵路地下化工程外。直到2019年12月25日聖誕節的今天,期盼好久(幾十年之久)的台南轉運站-國道客運及市公車整合的運輸樞紐,終於試營運,所有經營的客運廠商及轉運站商場商家先行進駐試運轉,明年1月6日正式營運。

2019/12/17

阿姆斯特丹新捷運及新電車(2019再遊荷比系列二)

睽違九年再度來到阿姆斯特丹,然而這次再遊荷蘭,阿姆斯特丹只安排兩次的一日遊,主要參觀九年前還在整修沒有開放的國家博物館,以及體驗當時仍施工中的新捷運路線(52路)。面積不大的荷蘭本土(比台灣大一點點),幾座主要城市相距都不遠,從南部大城鹿特丹搭鐵路直達車到阿姆斯特丹不到一小時車程。一下車即看到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這座熟悉又美麗的新文藝復興建築,車站廣場還是仍在施工中,九年後的今天,見識到荷蘭這幾年進步神速,幾乎每個城市車站都有改建工程進行。


2019/09/30

進化中的歐洲國鐵企業化:挪威國鐵(VY集團)為例

早已企業化改造幾十年的國營挪威鐵路公司(NSB, Norge Statsbaner),隸屬於挪威交通運輸與通訊部,經營國內及國際鐵路客運及貨運事業,長途巴士客運事業,旗下還有多種服務事業。自1996年展開企業化經營,跟許多進化中的歐洲國鐵事業一樣,隨著時代變遷與市場變化,推出許多企業化經營策略,包含成立專責子公司(如長途客運等),以及在2019年四月的重新品牌包裝,將國家鐵路NSB改為VY集團(Vygruppen),把旗下所有鐵公路客運事業都以VY品牌來行銷。目前陸續將2005年啟用的紅色NSB標章,從公司官網到招牌、車輛塗裝,逐漸換上綠灰配色的VY新LOGO。

2019/09/06

整合的維也納都市大眾運輸系統(2019整理版)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歷史悠久的古都也是世界聞名的音樂之都,長期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都城,十九世紀末的奧匈帝國時期,著手都市的現代化發展,鐵路及市區交通建設為之擴張。有百年以上歷史的維也納路面電車是當時見證都市發展的公共運輸,營運至今成為歐洲少數仍保留如此大規模電車路網的城市之一。跟歐洲其他都市一樣,最早的路面電車都是由公共馬車轉變而來,在1897年開始轉變為電氣化營運。至今仍有1950~1990年代老式電車行走於維也納路上,下圖是最新款的低底盤西門子ULF型電車,為維也納市區帶來嶄新的移動之美。

2019/08/27

馬尼拉捷運系統~顛覆「有捷運就是進步」觀念迷失

馬尼拉都會區的交通壅擠程度是舉世皆知(不少東南亞大城市皆如此),但你以為馬尼拉沒有捷運,那就錯了!馬尼拉第一條捷運,反而是東南亞國家中最早營運的。你又以為有捷運就是進步的城市,那又是個觀念迷失,來看看馬尼拉捷運就發現,完全顛覆你對「先進」、「高效率」的捷運印象。在大馬尼拉將近兩千萬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兩萬人以上,整個都會區包含馬尼拉市,共由十七座城市組成,但至今捷運路線仍僅三條。計畫路網的延伸線及其他數條路線,規劃到完工更遙遙無期,使得現有三條捷運不僅超出負荷,且時常出現故障及停擺,達不到主幹線的運輸功能。

2019/08/11

公車專題-斯捷匈篇

歐美低底盤公車主題來介紹前東歐國家,早期曾屬於奧匈帝國屬地或聯邦屬國,如今已獨立且脫離蘇維埃鐵幕集團的其中三座城市,斯洛伐尼亞的盧布安娜、捷克的布拉格及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分別在2016年及2018年再度遊歷,十多年前低底盤公車還不是很普遍,但近來幾乎都是低底盤公車,不管是大型或中型巴士,或是雙節公車。因為是前東歐國家,且加入歐盟較晚,這些低底盤公車雖有引進德國大廠車款,但還是見到為數較多的,當地東歐車廠的公車。因應歐盟的都市環保議題,較低污染的天然氣公車也開始引進。

2019/07/30

幹線公車路網圖在旅遊生活的運用 國外與台南比較

歐洲先進國家的城市,邁向二十一世紀、全球環境暖化的議題規範下,不約而同的在都市公共運輸發展上,有更多快速且彈性的改造方案。尤其是在大都會區的偏遠郊區、人口不多的衛星城鎮之間,或是中小城市的重要主幹線,都熱衷於引進結合新技術的環保公共運具,如天然氣、油電混合、電動公車(一般或快充)、多節數的輕軌公車(Trambus),投入到市區路段的公車專用道、混合BRT廊道的新規劃幹線,成為當地的新「類捷運」。投入的新運具,不但打破台灣傳統對軌道運輸、市區公車的定義,也讓公車、BRT與輕軌路車間的區隔,更加模糊。以盧森堡市、法國梅茲(Metz)等中小城市,引進的Vanhool Exquicity Trambus(下圖)為例,作為城市公共運輸新主幹,讓原本以公車為主、且較為複雜的公車路網圖,因新幹線(以Trambus、BRT運具或概念)的推動,重新改造路網,變得簡單易懂,更適合初次來訪的觀光客使用。

2019/07/05

挪威偏鄉路線公車與台灣比較

地廣人稀的挪威,除了幾座都會型城市外,絕大部分都是人煙稀少的偏鄉小鎮,有的人口不過幾千人,有些甚至只有百人,就連兩大都市的市區人口也幾十萬而已。這樣的都市規模及人口分布,卻沒有因此而忽略了地方公共運輸的基本設施與需求。即使班次不多的偏鄉地區公車,都還可以作為挪威觀光'Travel like the locals'(如當地人的旅遊)的行銷、運用方式。在奧樂松體驗當地的Travel as a local到峽灣之旅,還有在Loften遇到使用當地公車往來機場、下榻住宿、景點間的旅人。體驗的過程發現,公共運輸的投資經營,只要有用心,具服務熱忱,其實是有機會導進正向循環。

2019/07/02

奧斯陸都市公共交通路網

北歐五國首都除了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人口最多、都市密度及規模較大之外,其他幾國的首都在歐洲都算是中型都市規模(或以下)。以挪威首都奧斯陸而言,城市人口不到百萬,加上鄰縣鄉鎮的大奧斯陸都會區也不過150萬人口。但在歐洲,很多中型規模城市早有多樣化的公共運輸系統運作,並在一個有組織、有邏輯系統整合下,共同營造便利的公共運輸路網。因人口不多相對整體搭乘人數也有限,換算下來,跟台灣中南部都會區相比,雖人口數比奧斯陸多,但相當低的公共運輸使用率的運量,在路網、班次、服務水準的規劃上,其實參考歐洲中型城市會比較實在。

2019/05/06

卑爾根的新輕軌電車及都市公共交通

挪威大二大城卑爾根(Bergen),是座將近千年的古都,也曾是挪威王國的首都。整個都會區人口不到40萬,市區範圍不大,但近年來郊區逐漸發展,共有八個區域。往來市區與郊區之間的公共運輸,除了挪威國鐵的通勤鐵路外,長久以來依靠公車及無軌電車,直到2010年開通第一條輕軌電車,2013年二期計畫完工,整條路線的27個車站全數通車。

2019/03/25

赫爾辛基中央車站

跟電影《魔戒:雙城奇謀》片中,洛汗國城堡的城門,那仿哥德式的雕像裝飾,赫爾辛基中央車站,就是以大門口這四座燈飾雕像聞名世界。赫爾辛基中央車站是大赫爾辛基地區的交通樞紐,也是芬蘭國鐵的重要車站之一。從1862年開始營運以來,目前這棟城市地標性建築的車站,是1919年改建而來,具有芬蘭新藝術風格的代表性建築。

2019/01/29

維也納中央車站2018年版

2018年再次來到維也納,距上一次2006年已有12年了,規模不大的維也納國際機場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只增加了一座新登機航廈,而比較不一樣的是,從機場有機場快車直達維也納城中車站(Wien Mitte),之外,現在有國鐵Railjet及快線S Bahn(需換車)來到維也納中央車站(Wien Hauptbahnhof)。這座車站位址以前是奧地利國鐵ÖBB在維也納的南站,後來整個車站改建包含附近地區的整體開發,2012年底改為維也納中央車站,重新開業,成為維也納主要樞紐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