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運量捷運系統隨著台北捷運內湖線(今文湖線)通車的新聞,又引起大眾的注意。台灣交通運輸學術上提出中運量捷運系統(medium-capacity transit;MCT)名詞,將現代化捷運規劃依據每小時旅次運量多寡區分為高運量、中運量、輕(低)運量系統。但是,為什麼這套世界上最先進、最佳客製化的捷運技術,卻在台灣一直問題不斷,癥結點到底為何呢?
2009/07/12
2009/07/01
分分合合的柏林地鐵
面積廣達八百多平方公尺的柏林邦,約巴黎的六倍、台北的四倍大,自普魯士王國到德意志帝國時期,成為首都就不斷發展。柏林城市自成一個地方自治體:柏林城市邦,地位在十九世紀歐洲社會亦占有重要角色。因此,柏林地鐵發展相當早,相對於世界四大老牌地鐵,倫敦的Underground、巴黎的Metro、紐約的Subway,1902年開通的柏林地鐵,來自德文Untergrundbahn(即英文的Underground Railway)字首‘U’,就成為德語系城市通用的地鐵標誌,簡稱'U Bahn'。現今共有10條(包含興建中的U55線),廣達150多公里的路網,170多座車站的柏林地鐵,經歷了德國近代歷史上的分裂與統一,而成為「分分合合」的柏林地鐵故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