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6

華盛頓DC捷運~WMATA

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是等同州級政府的特殊地方行政單位,聯邦行政、立法、司法機關都位於此特區內,177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東臨馬里蘭州、西接維吉尼亞州,特區與兩州鄰近的阿靈頓、蒙哥馬利等數十個縣組成都會區,人口達530萬,由華盛頓都會區捷運署(WMATA, 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 Transit Authority)經營的都會區捷運系統,於1976年開通,是美國境內少數先進的現代化捷運系統之一。以斗大的黑底白字M為標示,捷運車站出入口附近立有長直條的標示牌,顯示路線顏色及車站名稱。(上圖有藍線及橘線停靠的聯邦三角州車站,位於美國勞工部大樓地下。)


美國都市捷運系統,以舊金山的BART捷運系統與華盛頓特區捷運堪稱現代化捷運的典範,世界上許多1980年代以後興建的捷運系統,都以舊金山與華盛頓的捷運系統為觀摩對象。以前上大眾運輸學時書上有介紹,華盛頓特區捷運的現代化工程與系統,如今報告親身體驗的心得。所謂現代化捷運,就如同台北捷運(事實上台北捷運也參考此一系統)一樣,使用較複雜的隨里程計費的自動化收費系統,進出閘門都需要驗票,車輛及軌道機電技術,使用較先進的自動控制營運系統,路線規劃以顏色區分,車站空調與戶外溫度的控制,列車集電方式以第三軌等(上圖)。
目前華盛頓捷運有五條路線,分為紅、藍、黃、綠、橘等,自營運以來仍不斷延長路線,目前規模已有170公里、89個車站,其中61公里在特區境內,其餘沿伸至馬里蘭、維吉尼亞州之鄰近鄉鎮,市區都以地下化軌道及車站為主,到了郊區則是半地下化或高架,並與高速公路、停車場共構,方便郊區通勤民眾開車轉乘(P+R)。
華盛頓地鐵最特別的就是地下化車站呈現完整的拱型混泥土牆結構,有著運輸工程建設之美,地下隧道的潛盾工法開啟了現代化捷運系統的施工規範。如台北或高雄捷運一樣,月台邊有設置紅色警戒燈號,列車進站時會閃爍顯示(上圖)。路線設計除了紅線外,其他四線都有部分共線共站的設計,因此列車進站時LED顯示器將顯示到達的列車路線及終點方向,並同時顯示下兩班列車的路線編號及預估到達時間。與20世紀末期興見的捷運系統同樣先進,早在30年前就開始運用這套先進系統,因此被後續興見的現代化捷運系統視為標竿典範。
車票使用依里程計費的紙質車票,一律以名為farecard的儲值式磁卡樣式,購買時可投入乘車路程的費用金額,或可依需要任意儲值,費率在工作日的離峰時刻有減價優惠,也有推出捷運一日票、七日票等,但只可以使用捷運,收費閘門一開始就使用通關效率較高的門檔式閘門。目前又推出晶片非接觸卡,名叫Smartrip Card,單卡購買成本為美金5元,可任意儲值至最高300美元,捷運與公車都可使用,且有轉乘優惠,
這也是目前全世界大眾運輸系統都開始陸續引進晶片儲值卡的趨勢,也難怪在21世紀興建完工的高雄捷運及曼谷藍線地鐵,甚至一開始營運就運用晶片卡的收費系統了。而這也顯示當初有著先進技術華盛頓捷運如今要系統升級,比起百年老舊的紐約地鐵可就容易多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