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0年代開始,日本出現許多新技術輕軌運輸系統,國外通稱輕軌系統(Light Rail),並運用自動導軌無人駕駛系統(AGT, 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台灣通稱為中運量捷運系統(MCT),在許多港口海埔新生地的開發案中。之前提過的大阪港 南港Port Town Liner及東京台場的百合海鷗號,就是當時有名的交通建設案例。神戶港的Portliner(ポートライナー)也是其中一條,經過查詢才發現,這伴隨神戶港海埔開發案的輕軌系統,居然是全世界第一條AGT系統。
開業於1981年的神戶港ポートライナー自動導軌電車,比世界聞名的法國里爾(Lille)馬特拉自動導軌電車(台北捷運最早木柵線引進的原型)還早開業兩年。這條由第三特許營運公司~神戶新交通(Kobe New Transit)經營的港區輕軌捷運,因應當時開發神戶港填海造陸的人工島開發案,舉辦博覽會的運輸需求而來。
路線由神戶市中心交通樞紐的三宮車站,這裏可轉乘JR、阪急、阪神電車以及神戶地鐵,出發往南延伸到神戶港口填海的幾座人工島。隨著人工島陸續開發,新神戶空港(最南端的人工島)於2006年開業,以及神戶港地區都市計畫開發案,若干學校、公司、工廠、研究中心、展覽中心進駐於此,讓這條輕軌捷運逐漸變成當地重要的通勤交通工具之一。
系統運用日本自行開發的自動導軌系統AGT軌道技術及車輛,這種日規的設計,後來在日本各地類似的AGT系統大眾運輸開發案中,多採用類似的規格。這跟歐規的馬特拉(後被西門子併購)或龐巴迪等大廠推出的AGT系統與車輛相比,日系的軌道及車廂設計,相對歐美系的簡便且小巧許多,比較適合地狹人稠且軌道運輸密集的日本。目前採用的車輛是更流線型的2000系AGT電車。
目前路線有一條主線及一條環狀支線,營運方式以三宮~神戶空港為班次最多的正常班,另有繞行環狀支線停靠神戶港幾座碼頭車站的區間班次。往神戶空港的主路線,在通過第二條跨海大橋銜接最南端的人工島至神戶空港大樓前,開始轉彎進入神戶空港區域,在此可以看見機場跑道、停機坪及機場塔台、主要機場航廈,遠遠可以見到飛機起降。
神戶空港的車站跟機場大樓相連,下車後出自動閘口,在同一樓層(二樓)可以直通機場出境大廳。在車站往一樓方向,可以連結到另一座海運中心,這是搭乘往來另一座海上人工島的關西機場接駁運輸渡輪的地方,利用關西機場與神戶機場的海空聯運,擴大神戶地區觀光、交通的便利性。
回程快接近神戶市區前,又見到神戶港最經典的紅色高塔、船型的國際飯店,以及飛檐屋頂造型的神戶港Harbor Land,許多遊客為了見神戶港的夜景,都選擇下榻這附近的飯店,其實選擇搭乘Portliner電車,也可以欣賞神戶港的白天或夜晚的景色。
回到市區的三宮車站,高架人行道廣場前的這座時鐘樓,是三宮地區主要幾座軌道運輸車站的共同開放空間,也是最經典的地標,可通往附近的購物商場及飯店。在神戶只要在身處三宮,可以搭乘任何交通工具前往神戶各地,此地各家鐵道公司高架軌道立體交錯,比平面上的汽車道路還要複雜,看得出日本大都市規劃,向來都是以軌道大眾運輸為都市開發的堅持與用心。
延伸閱讀
東京百合海鷗號及日暮里舍人號
大阪港 南港ポートタウン電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