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5

法國城市路面輕軌電車集錦

世界各國電車系列最早介紹過〈德語系城市的路面電車〉(包含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等地),這些國家的城市,大多一直延續著二次大戰前,有些更早是延續十九世紀的公共馬車、電車的歷史,改良成為現代化的輕軌運輸系統,不少也混用著二次大戰之後的年代,路面電車款式。反觀法國,在二次大戰後,有些飽受戰火摧毀的城市路面電車系統,隨著柴油公車及小汽車的普及,多數都市當局決定全面拆除不再使用的路面電車系統,包含路軌、設備以及變賣車輛。到了二十一世紀,這些都市為了解決都市交通、污染、舊城整體環境的因素,紛紛不約而同的再回歸興建輕軌運輸,在法國幾座城市陸續看見了不少,有些還成為世界輕軌運輸新技術典範,連設計都各具特色,一同來欣賞。

法國中部大城里昂(Lyon)-蟬寶寶造型輕軌電車(上圖)
法國里昂除了是座大學城外,也是一座古老的紡織大城,因此里昂輕軌以白色蟬寶寶造型作為路面電車城市意象。初期有T1~T4四條線,後來增建T5線,並將通往機場的Rhônexpress線併入整個里昂都會區的公共運輸系統。結合四線地鐵、捷運式幹線公車Crystalis及一般公車路網、法國國鐵路網等,交織出里昂軌道運輸的骨幹。

法國蔚藍海岸度假城市尼斯(Nice)-兩用供電系統輕軌電車的鼻祖(上圖)
尼斯在2007年底引進第一條輕軌電車營運,這條採用阿爾斯通(Alstom)Citadis302型,是第一款被引進的兩用供電系統輕軌電車,採高架集電弓及超級鎳氫電池電力。在舊城區古典建築密集的地方,不設置高架電纜線、電車收起高架集電弓,以蓄電池電力行進,在郊區恢復高架供電以及綠化舖面軌道,後來成為世界其他城市輕軌建設參考的範例。

法國南部大城馬賽(Marseille)-船艦造型輕軌電車(上圖)
因應自古以來就以馬賽港繁榮的輕軌電車,造型就來自船舶的外觀,加上古代船艦木質甲板的元素,成為馬賽輕軌電車車頭造型、車身紋飾,車內座椅與配色的設計構想來源。大多法國城市的路面電車採用法國本土電車製造商Alstom的產品,而馬賽卻是引進龐巴迪的Flexity Outlook全低底盤車系,以設計眼光來看,似乎電車內部較外觀來得更吸引人。

法國首都大巴黎地區(île-de-France)-多樣化多功能的輕軌電車(上圖)
巴黎新式輕軌運輸路網大多興建在大巴黎île-de-France郊區,連結市郊予市郊鄉鎮間的輔助路網。自1992年巴黎第一條輕軌運輸營運,至今已經擴建到八條路網,並有四條路線計畫及建造中。比起德語系城市輕軌電車外觀的單一簡樸,機電技術的統一化,巴黎輕軌運輸則有技術最多樣化的一面。從最早的一號線,70%低底盤電車最早一代標準法式輕軌系統(TFS),由Alstom開發成為後來Citadis車系的原型,沿用許多早期鉸鏈式路面電車的車組模式,跟後續二十一世紀的新款電車相比,可以見到輕軌運輸車輛技術改變的歷史軌跡。

目前巴黎最新一條輕軌路線為八號線,流線型的車身是二十一世紀最熟悉的輕軌電車樣貌,從幾條路網的不同電車,也看到巴黎輕軌二十多年來的演進。尤其是五號、六號等線,是引進新技術的地面通電軌(部分輔高架線並用)以及膠輪系統的電車(Translohr),四號線是巴黎輕軌中唯一由法國國鐵經營,Tram-Train模式複合式運轉的路線。由於巴黎地鐵(RATP Métro)是世界最早興建的地鐵系統之一,路網早在百年前就擴及巴黎市內各地,隨都會區的擴張,輕軌運輸(Tramway)規劃為大巴黎近郊各衛星社區間,與主要國鐵車站、地鐵車站,彼此聯繫的重要路廊,二十多年來提供了近郊社區居民便利的公共運輸。


法國土爾(Tours)-最美設計的輕軌電車之一(上圖:畫面部份擷取自網路)
2013年通車的土爾輕軌,是十九世紀末的土爾路面電車在1950年代全數拆除後,中斷60年又再度引進的二十一世紀版本的輕軌電車。同樣是Alstom Citadis高架及地面兩用供電系統的電車,以特別的巧思與創意,成為法國最美設計的輕軌電車之一。第一條路線取代之前營運多年編號1路的捷運化公車。從捷運化公車轉變到輕軌運輸,土爾當局費盡了十多年的時間,與當地居民及商家溝通,並且納入設計師、建築師、市民的巧思,將土爾輕軌推出為當地城市移動之美的藝術作品,讓公共運輸不只是交通功能,也是一項顏色識別行為導向的生活美學。
延伸閱讀
世界各國電車~第三輯(德語系城市的路面電車)
便利的里昂都市大眾運輸
馬賽RTM新型輕軌電車
現代路面電車軌道技術新概念(尼斯篇)
世界各國電車系列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