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5

巴黎戴高樂機場2017年版

來過巴黎戴高樂機場好幾次,2017年還連續來過兩次,看見機場幾十年的變化與擴建,目前航廈增加到九座,不同年代興建而表現出各年代的建築風格,例如第一航廈整座是圓形航站加上七座衛星登機樓的形式主義,2A-2D航廈是四座扇形建築,最新2E、2F則大膽採用懸吊天花板無樑柱設計。航廈內及交通接駁服務設施也不斷加強,輕軌CDGVAL的開通,解決機場航廈間接駁運輸問題,旅客移動的便捷度提高,2017年搭乘法航剛好使用到2E、2F航廈,來瞧瞧吧!

戴高樂機場第二航廈原本有2A~2D四座航站,及一座國鐵車站,之前搭乘國泰航空,都使用2A航廈圓形衛星登機樓。機場擴建後,新建有2E、2F、2G三座航站,包含2E航站的兩座衛星登機樓,及不定期航班使用的第三航廈。長榮航空及星空聯盟航機多停靠第一航廈,國泰等寰宇一家聯盟航機使用2A-2D航廈,新建的2E~2G全是法國航空及所屬的天合聯盟航機使用。最近都搭乘法航,才有機會利用到這幾座新建航站。

2E及衛星樓(K~M)是長途航班使用,2F為中短程及區域航班使用,兩座航站都設計大跨距結構,使用特殊建築材質及技術,弧形天花板下無任何樑柱,而增大機場的利用空間。不過,不幸在2004年五月發生興建中的2E航廈天花板倒塌事件。雖然意外發生,但這兩座航廈天花板及開放空間設計,可真是當初的一大創舉。大跨距高聳屋頂下,沒有一根樑柱,完全靠張力及拉力支撐,營造出寬廣空間。

跟2E航廈以衛星登機樓的設計不同,2F航廈的登機樓則是用突出航廈的兩支大懸臂,從天空俯瞰,造型很像兩架大飛機的機身,每支懸臂兩側各有7座登機門及空橋,一字排開。以輕盈建材無樑柱設計,營造挑高空夾與下方夾層,模仿飛機機艙內空間,僅用隔板隔間,所有指示標誌也沒有從天花板懸吊的,都是由地板直立而上。

主樓層全部都是候機室及登機門,廁所及部分餐飲設施,則設置在下方夾層,類似機艙內乘客座椅主層及下方設施夾層。雖使用上有點不方便,但候機室卻因這樣的設計,而有一望無際的視野。登機門後方的空橋設計也相當特別,同樣是運用玻璃帷幕,可透視整個停機坪。空橋設計是一座座上下左右交錯的長廊,比其他幾座航廈空橋還要長,登機方向由主層通過票證檢查,走入長長的玻璃廊通往機門。

下機方向,則透過長長的玻璃廊,往登機樓的下層(夾層)進入,許多舊機場的國內航線或區域航線,不需要簽證驗照的,都採同一空橋出入進出動線不分,而2F航廈還把進出動線分開,是滿特別的。因為空橋是上下交錯排列,所以進入站樓的入口並非是登機門出口的下方位置。這個設計讓空橋交錯排列也成為航廈造景之一,也意識到,設計師當初為何要導入這種全挑空無樑柱設計的用意。

突出的登機樓遠端,玻璃帷幕逐漸內縮,就類似飛機機艙在機尾逐漸內縮的感覺,最後裝上整面大片玻璃,營造開闊的視野,遊客站在這個角度,可以瞭望整個戴高樂機場。也許當初不經意的計算錯誤,造成興建航廈時的不幸倒塌事件,但卻沒有因此澆熄設計者對這空間營造的堅持,拆除重建後,仍展出航廈的特色。從戴高樂機場的2E、2F航廈,也了解到法國人對生活美學,不同的思考模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