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鹿特丹中央車站 Rotterdam Centraal

現今鹿特丹的國鐵中央車站-Rotterdam Centraal,是2013年完工、2014年啟用的最新一代國鐵車站,新潮前衛的立體化車站,具備鹿特丹整合公共運輸的轉運功能,荷蘭國內的各級列車以及跨國高速列車,都在此停靠。2019年在車站大廳內,正舉辦新車站營運五週年紀念,從展示的老照片中,還可見到前一代的車站樣貌。荷蘭國鐵在全國各主要、次要城市,目前幾乎都全新改建成符合當地運量與運輸生活機能的車站設計,相當值得深入了解。

荷蘭國鐵是在1938年合併兩家民營鐵路公司而成立,在此之前兩家公司的鐵路線各自為政,因此在鹿特丹有往西到海牙荷蘭車站(Den Haag HS)、往東到Dordrecht、及往北與往南等四大主要鐵路線,在鹿特丹市中心各有四座不同的終點站,故長期以來鹿特丹並沒有一座中央車站。二次大戰期間,鹿特丹遭受嚴重的砲火襲擊,當時往西路線的代爾夫特港(Rotterdam Delftsche Poort)車站嚴重損毀,在戰後重建時,選擇該站西側進行重建,即是1957年完工,由Sybold van Ravesteyn設計的前一代中央車站,由烏特勒支、豪達來的列車(原先停靠Maas終點站),亦轉移到中央車站停靠。

另兩座終點站之一的霍夫廣場車站(Hofplein),該鐵路線後來轉為鹿特丹海牙Tram-Train(即目前捷運E線RandstadRail部分)經營,鐵路路線部分重新改線連接到中央車站,霍夫廣場車站因而廢站。該路線在中央車站附近路段地下化,成為捷運E線路廊。Beurs終點站開闢續往中央車站的地下及高架軌道,由南邊來的列車最終到中央車站停靠。Beurs站地下化即今鹿特丹Blaak車站,與三條捷運線可相互轉乘的市區通勤車站。1968年鹿特丹首條捷運開通(即今日捷運D線),在當時中央車站地下開通鹿特丹(也是全荷蘭)第一座鐵路與捷運地下共構車站。

今日新一代的鹿特丹中央車站大廳內,仍有直接連通地下捷運月台的樓梯、電扶梯及電梯。車站四周的廣場及附近,另設多座捷運出入口,車站兩側各是鹿特丹路面電車站月台及公車轉運站。(上圖)目前已普遍使用晶片卡式車票的荷蘭國鐵,大廳往月台區域,設置一排好幾十座的電子閘門,有些更升級可讀取手機二維條碼票證的新式兩用閘門。(下圖)大廳東側設有人工售票中心(包含國鐵NS及鹿特丹電車RET),以及遊客服務中心,上方有一個超長的液晶螢幕,播放著鹿特丹城市意象的影片。東側側門外就是路面電車乘降月台區。

車站大廳西側幾個角落進駐許多商店,如荷蘭平價百貨HEMA、當地咖啡店及星巴克等等,另外在付費區內還有更多商店、速食店進駐。大廳正有新中央車站啟用五週年紀念回顧展,將過去車站改建工程、前一代中央車站、臨時車站等歷史照片,做一次整理介紹。前一代中央車站是座弧形的五層樓國際樣式建築,以今日眼光來看,雖不覺得起眼,但這現代主義國際樣式建築,在戰後可是相當流行的設計。展覽照片也看到2007-2012年使用的藍色鐵皮屋臨時車站,感覺很像台灣的鐵皮屋大賣場。(下圖下排中)

2004年因國鐵、捷運及其他公共運輸的運量大增,舊有車站設施早已不敷使用,行人及車輛的動線不佳,而且過於壅擠,而有新車站重建計畫。由荷蘭國鐵及鹿特丹市政府與建築團隊簽約,於2007年啟動車站新建計畫。該團隊包含Benthem Crouwel Architekten, Meyer & Van Schooten Architects, West 8等荷蘭建築公司。2014年開通的前衛造型車站設計與外觀,從正面看似一個迴力弓造型,原來從上方看是兩座三角立體結構所組合,成為車站大廳的挑高屋頂。後方則是一大片長方體高架月台及屋頂,整體建築外型,還得要從展覽照片中,才能看到全部的樣貌。(下圖)

新車站計畫除了加大車站設施的規模外,與鹿特丹中央車站相連的地下捷運站也同時進行更新,增加兩股軌道及一個島式月台,讓歸屬鹿特丹-海牙RandstadRail路網的捷運E線,和捷運D線(終點到中央車站)可分流停靠。地下一樓也增設了超級大的自行車停車場,包含自行車出租與維修的服務。 國鐵軌道從車站兩側附近,不同路線都以高架方式匯入車站,在車站二樓形成好大的高架月台層。車站一樓前後電子閘門內,作為通往不同月台的穿堂區域,並設置多家商店、速食店等形成商店街。二樓一隅作為國鐵VIP乘客休息室及一家高級餐廳。(下圖)

現今車站集結來自四面八方到鹿特丹的鐵路幹線列車,也包含國際高速列車Thalys,規劃有七座高架島式月台共十三股軌道。鹿特丹是比利時、荷蘭高速鐵路線的其中一站,從巴黎北站或倫敦的跨國高速列車,利用這條高速軌道路線經法國里爾、比利時布魯塞爾、安特衛普,荷蘭鹿特丹到阿姆斯特丹。其中荷蘭國鐵行駛的鹿特丹-史基浦機場-阿姆斯特丹的高速路網,Intercity Direct列車也是經由這條路線。

上圖是荷蘭國鐵最快速列車InterCity Direct往阿姆斯特丹列車進站,下圖是Thalys高速列車往巴黎北站出站情景。十幾個(面)月台一字排開,有些是停靠區域通勤列車,有些是長途列車專用。同一終點站的不同列車,停靠不同月台,在車站大廳上方、月台通道前,以及月台上的指示牌都標的清清楚楚。荷蘭國鐵的APP,除了有查詢及購買車票(荷蘭境內)的功能外,還會顯示每輛列車在不同車站的停靠月台編號,未搭車前就可事先掌握資訊。(這跟德鐵、奧地利國鐵類似)

月台上有許多佈告欄,貼上黃底黑字的全天候時刻表,這種基本的服務,在歐洲的車站已相當習慣去看,如今又有便利的APP服務,對搭車資訊的掌握更是輕鬆。在這個月台的佈告欄前,左右各一座,長柱型的紅色的票卡感應機,這是專門給搭乘剛剛提到的鹿特丹-史基普機場-阿姆斯特丹高速路線的Intercity Direct列車乘客加料使用。(下圖)

因為荷蘭境內的所有列車,不管是站站停的區域列車或是停站較少的快速列車,都可利用儲值晶片卡(OV-Chipcard)直接扣款,進出站刷卡即可。列車全部是自由座,即使高級列車也不採對號座設計,但遇到這條高速路線InterCity Direct列車,就必須加附加費,可以在人工窗口事先購買附加費票,或是在月台上用晶片卡感應即可。這台機器就是專門在加購附加費(Toeslag)感應票卡用,且只有在InterCity Direct列車停靠的月台才會出現這種機器。

車站兩側側門外各有一座大廣場,一座作為以鹿特丹中央車站為起迄站的所有市區、郊區公車及長途客運、跨國客運停靠的轉運站(上圖),以及地下捷運出入口,另一側是鹿特丹多線路面電車的停靠月台區。車站中央的車站廣場是面向市區的方向,面向郊區大門在另一側。(下圖)車站廣場玻璃帷幕上的車站字體以及時鐘,是1957年前一代車站沿用下來的,也是目前荷蘭國鐵車站,統一使用的國鐵LOGO、標準字體與時鐘設計。這種具有統一性、標準化的國鐵識別系統,一眼讓人覺得這家鐵路公司很專業、有制度,值得效法。

這座新車站的改建計畫,包含鐵路線的改建、捷運場站的修建,以及周邊交通與公共運輸場站、公共停車場的設置。由荷蘭國鐵及鹿特丹市政府,跟多家建築公司合組團隊一起合作。由此看見,一座大都市的中央車站改建,是一項多目標、有計畫的合作案,而且是一併設計施工完成。反觀台灣的各都市車站改建案,經營的台鐵、在地的市政府,幾乎都不是案子主要參與角色。還有整體計畫,包含鐵路、相關公共運輸及周邊都市計畫,亦非包含在整個車站改建計畫中。從鹿特丹中央車站的改建案例,就可以看出兩者公共運輸建設計畫,深度與高度的不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