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台北捷運在1996年第一條線開通,台灣始邁入都市大眾運輸發展的時代,不過僅限大台北地區且對利用大眾運輸的通勤族而言,其他都市尚未有完善大眾運輸系統及廣泛的通勤族,都市大眾運輸整體概念還是趨近零。直到2007年台灣高鐵營運,主要車站無縫接駁工程開始展開,2008年嘉義BRT第一期通車、2010年高雄捷運紅線初階段啟用、2011年台鐵沙崙支線、六家/內灣支線,近年的桃園機場快線(含桃園捷運)、高雄輕軌、台中BRT、高架輕軌捷運、大台南公車系統等,完工、通車等新聞的曝光,讓整個台灣的都市大眾運輸突然成為顯學議題。而大眾突然間從一點概念都沒有一下子出現BRT、輕軌、幹線公車等名詞,搞得爭議不斷。在歐洲,都市計畫與都市大眾運輸是相輔相成,自十九世紀初開始展開交通與都市現代化的建設,已經超過兩百年歷史了,世界其他都市在這兩百年間,尤其是二次大戰後的五十年間,又各有什麼不同的發展故事呢?來比較一下世界最早地鐵發展的倫敦、原本放棄又回歸大眾運輸的洛杉磯,以及世界BRT始祖的庫里奇巴大眾運輸發展。
倫敦雖不是世界上第一個出現公共運輸工具的城市,卻是十九世紀現代化都市公共運輸發展的始祖,包含來自全世界第一條鐵路地下化轉變而成的倫敦地鐵(London Underground),即今日的倫敦地鐵大都會線。從公共馬車、有軌馬車、路面電車到現代化地鐵,都市大眾運輸系統在全世界發展已經跨越了兩個世紀。而巴黎是歐洲最早導入現代都市計畫的城市,第一條巴黎地鐵(Paris Metro)即今日的一號線,也是歐陸第二個興建的都市大眾運輸,僅晚布達佩斯路面電車地下化而成的地鐵一年開幕。
早期的都市運輸發展與都市計畫一樣,源自於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百年後,人類生活演進有突破性改變的歐洲國家,即使在兩次大戰期間,各先進世界級大都市還是或多或少的持續建設,沒有中斷。都市大眾運輸開始沒落的時期,反而是在二次大戰後的冷戰時期,全世界籠罩在美蘇對抗與韓戰陰影下的戰後重建,但卻有不少國家因國際金援資助而經濟起飛,當時不論是經濟起飛或是戰後重建的國家,都把大量資金投入現代化的都市建設,當然包括戰後的都市更新,而這個時代私人小汽車的普及化與大眾化,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前,改變了一些都市經營者的公共交通建設政策。
洛杉磯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1960年代洛杉磯的中產階級隨都市的發展,快速的往郊區擴充,洛杉磯市周遭出現無數的衛星城鎮,形成面積超級廣大的大洛杉磯都會區,至今仍是美西第一大、全美第二大的都會區。不過,在上世紀60年代,這些移居到低密度住宅衛星城鎮的洛杉磯中產階級,大多以當時流行的私人轎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建築密集且面積狹小的洛杉磯市中心,跟廣大的低密度衛星城鎮或地區商業中心相比,除了上下班時間外,幾乎失去都市商業機能。當時,洛杉磯公共交通建設在爭議中,傾向興建更多的高速公路滿足私人汽車的道路需求,取代其他城市專注的軌道大眾運輸建設
。這樣的結果,造成洛城二十世紀初繁盛的兩家路面電車-太平洋電車及洛杉磯電車公司,面臨經營上的困境,最後還將兩家路面電車的軌道完全拆除,古老的PCC電車則轉賣到其他城市。直到1980年代後期,市政當局發現不斷興建的高速公路仍然不敵小汽車增加的速度,上下班尖峰時刻交通壅擠、空氣污染,而洛杉磯市區也因大眾運輸的沒落,非上班時間變成蕭條而治安極差的地方。因此,爭議多年的軌道大眾運輸興建計畫又被提出,終於在1990年完成第一條洛杉磯輕軌(今藍線輕軌)的營運,比起美國前幾大都會區,洛杉磯都市大眾運輸(LAMTA)相對落後了近50年,比紐約地鐵更是晚了一百多年。
反觀,同一時期也飽受都市交通惡化及空氣污染嚴重所苦的巴西庫里奇巴(Curitiba),在那個年代為解決這些都市問題,政府當局提出的都市計畫卻完全不同於洛杉磯的作法。雖然跟洛杉磯當局一樣面臨大眾運輸建設財政經費困難,庫里奇巴當局卻反向思考,提出以最經濟、快速興建方式,將昂貴且費時的都市軌道運輸建設,改為以公車運具做主幹線的BRT系統,規劃出世界第一套的BRT捷運系統,於1970年代陸續開通營運。五十年後的今天,整個庫里奇巴的市區及都會區一樣擴大不少,但是多年來投入的BRT及整合的市區、郊區公車路網,卻有效解決都市交通以及環境污染問題。綠化、環保的大眾運輸環境,讓整個市容及居住環境改善,成為聯合國頒布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而洛杉磯卻因過去大眾運輸規劃失去了最佳建設時機點,目前僅有的幾條地鐵、輕軌及BRT路線、公車系統、郊區通勤鐵路,都會區的發展到現在,私人運具數量的增長還是無法有效控,整個大洛杉磯還是無法有效解決尖峰時刻的交通問題,雖然已經有比年前改善很多,市區在假日的商業繁榮也逐漸回歸,遊客人潮也逐漸增多,但散落各地的郊區商業中心還是整個大洛杉磯衛星城市居民生活的依靠,儼然成為另一種跟庫里奇巴或其他大都市不同的都市發展模式。
【後記】台中BRT、高雄輕軌、大台南公車的媒體宣傳及新聞報導,開始引起民眾對都市公共運輸議題的注意,只不過,台灣人民普遍不熟悉的一件事實,就是台灣在1970年代經濟起飛時期,當時政府都市發展決策卻仿效美國式(應該說是美國西部城市)的都市發展政策,以公路發展為重心,儼然是洛杉磯的翻版,但又不是很健全
。在同樣都市建設經費不足的壓力下,卻以大量興建公路系統為重點,讓汽、機車數量暴增,卻忽略了都市軌道交通運輸建設這一環,或是都市規劃對私有運具的相關配套。所以,今天台灣各大都市的都市交通發展,就跟洛杉磯一樣,失去了五十年前那最佳投入大眾運輸年代的機會,現今無論投入多少的資金,也無法快速、有效的解決幾十年來都會區擴大或縣市合併後的大眾運輸旅次需求。居民長期使用私人運具替代公共交通的習慣與陋規,也在不完善的都市大眾運輸發展下,出現適應不良的磨合期。在2015年的今天,當回顧五十年前全世界的都市交通發展歷史,比較洛杉磯、庫里奇巴兩城以及台灣五都現況,就可窺知上世紀60-70年代的都市計畫及交通運輸政策,如何影響五十年後的今天。
延伸閱讀
世界BRT系統的始祖~Curitiba BRT現況
LA MetroRail輕軌捷運電車三代同堂
交通&環保~軌道運輸篇
LA Metro洛杉磯大眾運輸網
世界最老的地鐵系統~London Undergrou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