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BRT自(2014)七月底試營運以來,一直在台灣台中這個大都會適應不良,除了當初規劃考量不夠周詳外,整體系統架構也尚未完成就通車,又是讓台灣大眾對BRT的印象大打折扣。普遍台灣人對大眾運輸尤其是BRT這套系統尚未熟悉,不知道台灣第一套BRT系統是嘉義BRT(簡易型)外,更不了解BRT系統在全世界已問世三十多年了。世界許多大小城市,近十年來開始青睞這套公共運輸系統,大部分也都是參考世界BRT系統始祖而來。
全世界BRT系統的始祖就是在巴西庫里奇巴(Curitiba)這個城市,1972年推出公車捷運化系統(Bus Rapid Transit)以來,為全世界都市大眾運輸帶來另一個公共運輸系統模式的典範。庫里奇巴是巴西第七大城,中心都市人口一百七十五萬,長久以來利用公車系統建構的都市大眾運輸建設,營造綠化模範都市,已榮獲聯合國評選「世界最佳居住都市」之一。整個都會區人口廣達三百多萬,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通勤族,同時是巴西私人汽車自有率第二高的城市,但往來繁忙的都會運輸,卻因為幾十年來運用公車系統的綠能環保都市計畫理念,達到大眾運輸系統順利取代私人運具通勤的成功典範,而營造出真正綠化、環保、低污染的美麗城市,到過庫里奇巴的人都一致讚賞。經過調查,庫里奇巴這幾十年的大眾運輸成效,城市的通勤運輸75%以大眾運輸為主,每年減少私人運具旅次,同時減少油耗、空氣污染,成效相當大,不但有效解決交通壅塞問題,還提升環境品質,是發展都市大眾運輸最終目的的極致表現,難怪成為全世界的典範。
回顧三十多年前,庫里奇巴也是面臨嚴重塞車之苦,交通問題及空氣污染相當惡劣,而要動用龐大經費興建地鐵捷運,或是當時其他可選擇的運輸系統,在時間與成本的投入考量下,都不符「迫在眉及」的解決之道。因此政府開始大規模的都市計畫,由改善老舊公車系統,將其提升為捷運化公車,配合完善的城際公車、接駁公車等完整路網的規劃,逐漸構築庫里奇巴以BRT為主的都市大眾運輸。庫里奇巴BRT是建構有獨立車站、月台及月台門、車外收費系統、行控中心、車輛統一調度、維修場站等,同時也由VOLVO公司打造特殊規格的公車,是最高標準規格的BRT系統,同時也成為世界第一套完整BRT系統的標準典範。
早期,庫里奇巴的BRT公車就引進雙節高底盤公車,幾十年後的今天,公車製造技術越來越先進,也引進新型的加長型三節公車,呼應運量大為增加的BRT通勤旅次。因為是世界上第一套的BRT系統,當時尚未有低底盤公車問世,就興建高地板的車站月台並推出特製的公車規格,包含無階梯車門及活動踏板。當公車停靠車站時,月台門與公車門間,會由公車車門外降下一個活動地板連結月台地板與公車,方便行動不便的人士方便上下車,無落差的設計,就跟軌道式捷運一般。而圓形玻璃全罩式簡易車站,有自動收費閘門,在終點站或轉運站同樣類似的造型,但規模就比一般簡易車站來得大。同時還有市區公車、幹線公車、觀光公車、巡迴公車及城際客運等,在轉運站或轉車點形成交織,儼然,BRT就成為庫里奇巴「公車形式」的捷運路網。
目前庫里奇巴的BRT系統有七條路線,總長81公里,當初因應財政拮据而導入的BRT系統,現在成為庫里奇巴最主要的都會區捷運系統。而近年來BRT的彈性運用,也從世界其他都市看出BRT的優勢,就是可因應當地運量多寡而調整規模的特性。像庫里奇巴以及伊斯坦堡,BRT就是替代捷運或輕軌捷運的全部或部分路線,而大洛杉磯都會區BRT就作為郊區銜接高運量捷運的路線,服務低密度開發及較低運量的廣大郊區,而法國里昂Cristalis捷運化公車(BRT)就結合幹線公車,一起作為里昂地鐵、輕軌的輔助系統。從BRT在各地的運用,因應當地的建設條件、旅次、運量,還有新型低底盤環保燃油公車、電動公車的引進,這套三十年歷史的系統,正可以在台灣各大都市,開始追趕的公共運輸規劃中,仔細的研究與導入。
延伸閱讀
持續完工中的伊斯坦堡都市大眾運輸系統
台中BRT試營運體驗心得
歐美的低底盤公車-幹線公車篇
嘉義公車捷運BRT2008年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