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7

完善的硬體設施會改變人類生活行為

記得幾十年前第一次出國到香港遊玩,體驗當時東南亞最先進的電腦自動化現代捷運系統之一,香港地鐵MTR(另一套是新加坡地鐵),早期尚未普遍設置月台門時,跟十多年後問世的台北捷運淡水線初期一樣,地上會畫好旅客等車排隊時的指標。電腦自動化的捷運列車增加了更多的先進技術,包含列車進站停車控制系統,可以讓每輛列車都很準確的停靠在固定位置。因此養成等車旅客自動會沿著箭頭指示方向,依序排隊等車,並遵守列車開門後先下後上的搭車規矩。

當時就很刻意的實驗性挑戰,如果不按箭頭指示排隊,會有什麼情形。結果旅次繁多的香港地鐵.尖峰時刻上下車的人相當多,如果不按照排隊秩序,根本上不了車。此時終於發現一件事實,硬體設施的規劃會改變人類的行為。本來沒有排隊習慣的,也因此養成這種行為。突然想起,行為科學等以動物實驗其本能行為能力,或作研究時,會運用固定設計好的器具,來觀察被實驗動物的行為。這就像「月台地上畫好箭頭,列車準確停靠定點」引導「旅客按指示排隊等車」的行為。

幾十年後的今年,有次參加都市公共運輸禮貌活動座談會時,某位教授同樣提到他在香港地鐵看到的情形,提出類似的看法,就想起幾十年前我同樣看到的情景。要能夠導正行為人的行為,除了有完善的設施外,配套的技術還有「正確的標示」、「準確的執行」,最後還要有「不遵守的處罰」,例如很難搭上車或是真正的罰則等等,才能將過去紊亂的交通秩序慢慢地導正,經過多年的內化,成為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之一。

就在今年十月,再次搭乘台南站的台鐵清晨班次區間車,以前經常搭台鐵區間車通勤,幾年前台鐵開始在月台地上畫好區間車等車排隊指標(上圖藍線處,且限區間車種),一開始根本沒有多少人去注意,仍然亂排一通,而台鐵區間列車停靠站準確率,也有待加強。但幾年後卻發現,台鐵台南站區間車通勤旅客,已經學會習慣在藍線位置上排隊等區間車。再次證明,完善的硬體設備會改變行為,20多年前在香港地鐵發現的事實,經過兩年多的內化,台南人搭台鐵捷運也會站固定位置了。

同樣的結論轉移到都市路邊停車、行人步道以及公車停靠站規劃的議題上。走遍國外歐美、日本的國家,城市都市中心不管馬路的路幅寬窄,都有一定寬度的人行道設置,甚至少有路邊停車或是滿滿的停車格位,影響公共運輸的進出。即使不寬的馬路,因為沒有路霸及違規停車的現象,也不會感到壓迫。更貼心的額外設置,就是考慮到殘障及行動不便的人士,無障礙空間及方便進出的設施,讓搭乘的民眾沒有安全上的負擔。

這樣完善的硬體設施,慢慢影響都市人類的行為,行走在不用閃躲的人行道上,公車好好的停靠在公車站區域內,等車的人也在公車站亭內安靜的等車,對大眾運輸及行走、騎自行車等「人本」都市的信賴,是這些完善都市所提供的親和空間。而不像台灣大多數的城市,路邊幾乎是像一排停車場,停滿機車、汽車或是貨車,更多是違規停車或是違規臨停。且大多數市區道路沒有規劃人行道,公車停車格也幾乎被佔用違規停車,毫無意義的自行車專用道就這樣湮沒在違規的車陣內,幾乎沒有人去利用。

台灣不良的交通硬體設施以及根本不用心的規劃,結果造成人民走在馬路上必須閃閃躲躲,等停公車必須跑到馬路上甚至幾乎馬路中央攔車,徒有其表的自行車專用道,也沒有其他的配套吸引民眾多加使用。加上全台灣幾乎沒有或是不夠完善的大眾運輸政策與法令下的都市規劃,久而久之,機車滿街亂竄、亂停,製造交通更加混亂,不但取締有困難還徒增不少的警民衝突,民眾的觀念已經習慣私人汽車凌駕行人的「車本」概念,深植在台灣人腦海裡,一直這樣習慣的生活下去,也已經不發覺有所錯誤。

而當今日,我們開始回歸正視都市交通、大眾運輸環境的時候,其實很多習慣已經很難改變。一個月台排隊的習慣,在比較沒有社會成本的情況下,在台鐵自己的月台可以慢慢設計,但在已經違規為常的一般道路,要如何設計硬體設施的改善,停車空間不足下,如何取消路邊停車改為路外停車.大眾運輸工具如何有效的提供行為改變的基本要求,值得讓我們持續的觀察下去。
延伸閱讀
當行為變成習慣就很難改變了(都市交通篇)
當行為變成習慣就很難改變了(高雄輕軌之遊樂園試乘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