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8

華沙的都市公共運輸在旅遊上的運用

初次計畫(2016年初)來波蘭華沙自由行,相當陌生的都市,不知在觀光及交通上如何運用,必須先做一些功課。到華沙的公共運輸官網(有英文),發現提供的資訊還相當多,很有運用的價值。(其實看這些運輸官網的內容跟設計,也可略知經營上是否有用心。)雖然華沙捷運興建得相當晚,目前也才只有兩條路線,不過,整合華沙都會區內的郊區通勤鐵路、上百條的路面電車(輕軌)及公車路網,還有新引進的華沙公共自行車系統,加上步行,華沙的BBMW已經足夠規劃城市巡禮的體驗。

首先從華沙的整合性公共運輸網地圖可以大略看出,華沙新舊城區、比較多外來客、觀光客會利用到的地區,都是被規劃在以棋盤方格狀為都市道路街廓的紋理中。以華沙中央車站、文化科學宮附近的大圓環(上圖),作為整個華沙都市交通的軸心點,因此掌握到這個節點,東西南北方向,就可以一目了然看出該用哪個交通工具及轉乘方式來完成這趟行程。

類似大街廓設計,讓現代化大型建築整體開發與文化遺產舊城區、歷史商店街區,都被包圍在大街廓內,然後不同公共運輸系統路網包含通勤鐵路、捷運、路面電車、公車等,就幾乎以這棋盤方格狀幹線紋理,相互交錯,起訖點大約以一次轉乘就可以到達目的地。歷史城區也因道路與綠地的隔離,而保留了歷史地景,規劃為徒步區,利用公共交通節點,達到古城與現代交通的融合。

如果搭飛機來華沙,從最大的華沙蕭邦機場(華沙有另一座次要機場)進入,從蕭邦機場往來市區,有國鐵經營的郊區通勤鐵路(如S2、S3線)及國鐵區域鐵路RL系統,從機場車站出發,中間停靠幾個市郊車站,就會到達華沙中央車站。但有些路線並非以中央車站為終點,還會再開車前往郊區目的地,因此要特別注意下車站名,並且不要在車上逗留。另外還有幾遙路線公車,也可以從機場往來市區或郊區。

搭乘區域鐵路RL或郊區通勤鐵路S2,S3,來到華沙中央車站(Centralna)是停靠在地下化車站月台離中央車站建築有一點距離,這座車站(又稱華沙都心車站, Sródmieście)是位於站前綠地廣場下方,相對應的地面位置是在中央車站(Centralna)建築及都市軸心點大圓環(Centrum)之間,站前綠地廣場連通大圓環,下方是捷運一號線Centrum車站出入口。絕大多數的大型飯店、購物中心及百貨公司,都聚集在這一帶,也是最多遊客、商務客聚集的地方。

大圓環(Centrum)、站前綠地廣場(鐵路都心站上方)跟中央車站(下圖),形成約五百公尺長的運輸軸帶,沿著東西向的耶路薩冷大道佈置,路面上有多條路面電車(輕軌)及公車路線經過,在大圓環可與南北向大道上的電車及公車相互轉乘。掌握到大圓環這個重要軸心節點,要到華沙任何一處觀光景點或車站、機場、郊區社區等都相當方便。從這一帶的公共交通往來人潮,就可看出在當地居民生活中,的確也是一處很重要的交通樞紐。

捷運一號線(M1)在大圓環下方設站(Centum站),出口到中央車站以及周遭路口都還有約幾百公尺不等的距離,可用步行或轉電車、公車方式來往。所有的捷運車站都有如下圖這樣的公共運輸路網地圖,同時車站也有轉其他運輸工具的指標及車輛轉乘時間表,初次來到華沙並不會覺得太複雜。不過因為多處車站與車站間的通道,不管是地下走廊或是地上人行步道,貫通性並非完善,不同站體間還需要到要上上下下,且電扶梯或殘障設施、電梯設置並不多,對行動不方便、提大行李的遊客,很不方便,有點可惜。

掌握到大圓環節點(Centrum),再看到華沙舊城(Satre Miasto)及舊城往南延伸的克拉科夫大道(皇家大道)及新世界大道(下圖黃色部份),軸線跟南北向捷運一號線平行,同樣是南北走向。新完工通車的東西向捷運2號線跟南北向1號線在文化科學宮街廓東北角,即Centrum站往北一站相交(即Šwietokrzyska站),2號線目前僅部分通車,從中央車站北邊的Rondo站往東經過新世界大道,跨越維斯瓦河到河東岸郊區,觀光客利用機會較低。

華沙的精華觀光地區幾乎多集中在大圓環以北、維斯瓦河以西一帶,因此利用公車及路面電車比較便利。華沙的路面電車(最早是路面馬車)在1866年就引進,也是百年系統之一,延續發展至今,雖然現在路面上多見到新款式的低底盤輕軌電車,但還是有不少舊式傳統高底盤電車行駛其中,有幾列老爺電車還被改造為觀光用途的特殊觀光電車(T路線)。從大圓環(Centrum)到舊城區(Stare Miasto)有4號線電車直通(2016年當時),也可選擇其他方式並轉乘一次到達,甚為方便。

這種十九世紀就有路面電車且持續沿用至今的城市,在百年前,柴油引擎公車尚未普遍之前,路面電車就等同於那個時代的街道公車系統,所以整合到今日的公共運輸系統中,華沙就如同其他類似的城市一般,將路面電車與公車,以系統化的路線編碼來區分兩者路網,並利用兩者互補的運輸功能,達到最佳的公共運輸規劃,提高實際生活的利用效果。

在華沙公共運輸路網ZTM Warszawa,將路線編碼兩碼以下(1-99)及T作為路面電車(含觀光電車)路網編號,目前共有二十多條路線,並以五大顏色定義幾個路線叢群,類似美國紐約地鐵以顏色區分路線叢群的路線圖設計。由於路面電車路網較公車簡單易懂,且華沙捷運路線僅有兩條,因此使用行駛在地面上的路面電車來做觀光旅遊,比地下捷運來得方便,且沿途可以欣賞街道風景,難怪時下路面電車比地下捷運受到更多的青睞。

而比較複雜的公車路線,如果懂得運用也是很方便。公車編碼一律採用三碼,由102起編,三碼中的第一碼作為市區、幹線、快速等不同公車系統的分類。1、2字頭是一般路線公車,3字頭一般路線的加班或臨時線,4字頭是快捷公車的加班或臨時線,5字頭是一般快捷公車,7、8字頭是郊區區域路線及加班臨線,9字頭是特別交通車,另有英文字頭E、L或N等各代表不同類別的快速、區域接駁或夜間公車,觀光客大部分會利用到的就是1、2、5字頭的一般(或快捷)公車。

這樣編碼模式有一套設計邏輯,運用在棋盤方格相當容易理解。而華沙也是運用整合性的費率區制度,大華沙地區的公共運輸費率區僅設計兩區,第一費率區(都心區)及第二費率區(郊區),而絕大多數觀光客會用到的區域,包含往來華沙蕭邦國際機場都在第一費率區內。同費率區的車票及票價是通用且相同的,不管是利用鐵路、捷運、公車、電車,都是使用該單一車票,且區域內單一費率、一票到底,相當方便。另有日票、週票優惠,以及週末假日使用的額外優惠票,如果好好規劃,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交通費。

華沙市區及舊城附近的街道,如果是較寬敞的大道,如大圓環附近的大馬路,就會設置公車(或跟電車)共用的專用道及大型停靠站,如果是在較窄的街道,則設置公車優先道為主。因為華沙的公共運輸的建設完善,且是公共運輸優先的城市規劃,路面上的私人汽車反而不多,即使是舊城區內的狹窄商店街道,也不見壅擠,相對的公車路線多、班次密集,反而讓公車在街道上一輛接一輛,讓人以為是公車專用道。

直到1990年代末期才開通的華沙捷運第一條路線,以M1表示,是華沙南北向最快速的幹線公共運輸系統,地下化專有路權,快速疏導乘客,往來城市的北郊及南郊,十多年來僅有這條捷運加上幾百條路線的公車及路面電車路網,支撐了整個大華沙的公共運輸服務。2015年才通車的2號線M2,目前僅六站營運,跟波蘭國鐵提供的區域鐵路及華沙郊區通勤鐵路(SKM),同樣是東西向的路網。

目前提供的區域通勤鐵路,路線編碼有S、R、Z字頭,除了經中央車站的東西向,往郊區或機場路線外,還有繞市區外圍後往更遠郊區的路線,總共有數十條路線。不過除了往機場服務外,其他更遠的遠郊通勤鐵路,觀光客幾乎不會用到,也是當地居民才會利用的當地公共運輸,費率也來到第二費率區,幾乎都超過觀光客會駐足停留的第一費率區。很合理的看出歐洲古城的現代發展軌跡與公共運輸建設,人民日常生活與行的方式,有很高的唇齒相依度,也難怪歐洲城市的公共運輸利用率都相當得高。

兩條捷運M1/M2相交的車站,就在文化科學宮後方公園綠地下方(Šwietokrzyska站),新舊兩條路線的出入口,也明顯看出新舊。高彩度的M型出入口設計,是新的M2線捷運線,跟M1線舊的半圓形藍色出入口對照,明顯活潑許多。在華沙運用多種公共運輸系統,必須學會找到不同系統間的轉乘節點,因為這種棋盤式設計,很少會剛好一線直達從起點到想要的目的地,但如果學會如何運用,也不至於會轉乘太多次。同樣道理,要到南郊的瓦金基公園(水上宮殿)及維蘭諾夫宮殿等觀光景點,也是利用捷運、電車及公車相互轉乘,加上一小段步行,也可輕易的到達較遠的郊區景點。

華沙公共運輸ZTM Warszawa官方網址:http://www.ztm.waw.pl(語言:波蘭文及英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