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2

漢堡中央車站 at Alster

德國北部大城漢堡,其位於Alster湖邊的德鐵中央車站(又稱Alster車站),啟用於1906年,取代了原先在十九世紀中葉興建的四座、分別往不同方向的終點車站,整合為一座大型、穿越式中央車站。目前是德國境內最繁忙的車站,也是全歐洲第二繁忙的車站,僅次於巴黎北站。車站內部裝潢,有濃厚的德國北部新文藝復興風格,建築線條、鋼鐵拱廊與車站吊鐘,則融合了二十世紀初流行的新藝術、工藝美學與裝飾藝術等元素,建築結構與設計迥異,不同於歐洲當時普遍流行的車站風格。

(下圖)從漢堡袖珍景觀世界的漢堡主題館,有展示鏤空屋頂的漢堡車站,可以清楚俯瞰整個百年前,跨越月台及軌道的車站與半地下化的月台。這座類似城堡建築的設計,是經過幾次修改,由當時德國威廉二世皇帝欽定而建,於1906年完工,當年十二月開放營運。經歷二次大戰的砲火攻擊,車站多處損毀,一座鐘塔倒塌。1985年到1991年間,車站進行大規模的整修。

(下圖)漢堡中央車站是少數歐洲主要城市大車站中,不運用終點站月台形式,而以島式月台與跨越月台上方的車站結構來興建。車站的一樓及二樓中央全都挑空,外側則是商店街,車站南北兩側架起跨越式長廊,設置電扶梯或樓梯及電梯,串連車站內的所有島式月台。長廊外側設置車站的售票服務窗口及等待休息廳,二樓則規劃為餐廳、美食街。

車站主要出入口在北側大廳大門及東西兩邊側門,大門口通往二樓的階梯兩旁,擺著許多漢堡城市的代表圖騰「挑水的胡美爾」,彩繪雕像。挑水的工作在18至19世紀的漢堡,是維持居民用水的行業之一,因而出現一位歷史傳說人物-胡美爾先生,十九世紀中葉的漢堡大火,造就挑水形象成為漢堡城市代表,在市區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以胡美爾挑水相關的戶外藝術裝飾。(下圖)

下圖是車站面向北方的主要入口,清楚可見車站前跟開放式的地下軌道形成立體交叉的平面道路。長方形的跨越式車站,北向立面的兩側對稱鐘塔,經由當時威廉二世皇帝決定,改採穩定的新文藝復興樣式,整體建築氣派大方,雖然因此車站商城的面積相對其他歐洲大車站有限,車站擴建可能也不易,但以這種跨越式車站設計觀念,在百年前是不簡單的構想。可能是現代跨越式車站的鼻祖吧!

(下圖)北面大廳內的建築平面,稱為長廊(Wandelhalle),是車站內最主要的購物商場,比南廁的商場面積大許多,是在1991年車站結構更新工程之後,變成車站購物中心。進駐有多家餐廳、速食店、雜貨商店、服飾店、藥妝店及服務中心。因應往來旅客的各種生活必需,走廊上設置多台自動車票販售機。連結的車站二樓,則是環繞車站本體的挑高走廊,作為多功能使用的開放空間。

(下圖)走到外頭立體化的平面道路上,半地下化的軌道及月台上,平面道路成為高架橋,往南的軌道,因整合自前一代從不同方向而來的四座車站軌道,而有分歧,至今月台的停靠設計也是因這些歷史因素,又跟歐洲其他大車站的配置不同。同一月台分為A、B 兩區,並不是台灣的A、B面月台,而是同一月台的「前」、「後」停靠位置的區分。因繁忙的列車往來,較短車廂節數編成的列車,就可以一次停兩列在同一月台的A、B兩區,或是在此做兩列列車的合併分離。

車站北面軌道會緩緩的升高,以高架橋樑跨越Alster人工湖上,行駛到漢堡西部城區及Altona車站。值得注意的是,多條軌道中,其中有一條S bahn通勤鐵路軌道,在此走入地下隧道往市區方向(下圖)。其實歐洲大車站的軌道,還是依照列車路線,做必要的立體化,例如行走大都會區的郊區通勤鐵路(S Bahn)軌道,多數在市區範圍內,會採地下化行駛。所以並無「歐洲車站沒有立體化」的說法,端看營運列車行駛及車輛調度需求而言。

從車站旁的環形大道看出,這裡就是舊漢堡城的城牆所在。漢堡中央車站仍舊有歐洲車站的歷史發展軌跡,車站大多依偎在舊城牆的外圍而建,而拆除城牆成為寬敞的環形大道,也讓車站有較大的廣場空間。可能是依著舊城牆及/或護城河所在地勢,而有高低落差,剛好運用這地勢,讓當時的設計師發想,將車站建築架高於軌道平面(並修築跟前身四座車站軌道相連的整併計畫),形成今日跨越式車站與立體平面道路的格局。

不同種類列車頻繁進出的超級大站及運輸樞紐,加上城市捷運及公車與通勤鐵路的轉運站,往來旅次之大卻不影響車站周邊的道路交通。城市北面、西面規劃為私有汽車臨停接送區與平面停車場,東北面廣場,則規劃為計程車招呼站,滿滿的米黃色名牌汽車,相當的「德國印象」(下圖)。其實德國交通是因為有嚴謹的管理與規範,加上城市公共運輸、交通工程基礎建設發達,百年來已形成市民共同的生活公約,有秩序的公共環境,雖然漢堡市區尖峰時刻塞車也很嚴重,但似乎不影響公共運輸的服務品質。「管理」是解決都市交通的基本。

德國境內的長途ICE及IC列車、區域的慢車RB、快車RE/IRE都在此停靠,跨國的長途列車,往來丹麥、瑞士、奧地利等長程國際列車,也會在此停靠,因此在此會看到不同國家鐵路車廂及Logo,如瑞士國鐵SBB/CFF/FFS)、丹麥國鐵DSB、德鐵DB或是奧地利國鐵ÖBB,好像來到聯合國車站一樣。不過,多數長途列車的起訖站,是位於漢堡西邊另一個城區-Altona的終點式車站,稱為漢堡Altona車站(Hamburg-Altona)。

車站地下同樣有漢堡區域的通勤列車S-Bahn設站,幾條主線、支線及區間的通勤鐵路,跟同樣經過車站地下的漢堡捷運,共同形成這座港都的複雜軌道運輸系統。漢堡都會區跟德國其他大都會區一樣,組織一個跨城市、跨企業的公民營公共交通委員會,稱為HVV,管理並統合都會區內的所有軌道運輸、市區公車、幹線公車、中長途公車及渡輪等服務,系統跟票證整合,在有效期間內,一票就可搭乘好幾種不同的交通工具。連結終於親身體驗高效率的漢堡都市大眾運輸系統一文

(下圖)在等長途列車到法蘭克福的時間,仔細的欣賞這座百年前的跨越式車站,可以清楚的看見,百年前的地下車站共同的技術,這在紐約、巴黎、東京等老車站都可以見到的密集鋼骨結構,撐起上方笨重的車站站體或是上層結構。從這些鋼架又見到人類都市文明史,運輸發展的紋理與軌跡,缺乏這些歷史記憶的台灣,其實很難想像過去人類在都市交通上的努力,以及對今日都市環境的影響。

漢堡中央車站(Alster)的確展現出國際級大都市的繁忙交通景象,便利的交通基礎建設,讓千來歷史的國際貿易大城,悠久歷史的漢薩同盟海港都市之一的漢堡,自古以來的商業貿易與城市發展氣勢,至今仍保留著這份海港古都的生活氛圍與城市特色。而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城市交通轉變,古都漢堡也不因此而缺席,鐵路車站的改建,也是因應當時旅次增長與鐵路效率提升的目的而進行,且當時的帝國皇帝也加入關心與重視,而有今日的基礎。

所以,車站立體化設計、軌道立體化,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出現。而台灣至今還在爭論鐵路車站是否立體化,車站附近的交通與平交道、交通阻塞與擾民的問題。其實國外車站改建案例,不就是因旅次增長、鐵路經營效率提升等,幾個改善目標因應而生的計畫罷了。走遍世界上百個城市,很多車站都因為都市人口、環境的變遷,不斷地進行改造與增擴建,反觀,台灣中南部大都市車站,至今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老舊設施,並沒有因旅次的增加,而多建月台樓梯、電扶梯/電梯,例如台南車站,更不用說,營造車站商城的概念。相較於德國等先進國家的車站進化,台灣在公共運輸發展的觀念跟理念,早已不合時宜多年了。
延伸閱讀:
終於親身體驗高效率的漢堡都市大眾運輸系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