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在今(2014)年11月中,終於完成二期路網最後一段-松山線的通車營運。從1986年行政院核定,1988年動工,歷經幾次的路網修正以及工程辛酸,終於在1996年開通第一條高架捷運-木柵線(今文湖線的前身),當時台北捷運二期路網已經成形,就是目前五線-紅、藍、綠、橘、棕的規模。目前還是全台灣第一座興建,規模最大的都市大眾捷運系統,包含四條高運量捷運及一條中運量捷運。最後通車的兩個路段,紅線的信義線及綠線的松山線,引進最新的川崎重工與台灣車輛製造的381型電車,也開始營運。
在2000年台北捷運藍線(板南線)部分路段開通時,當時的雙十字路網是台北捷運的初期路網,其實浙商雙十路網,除了未包含橘線(新莊、蘆洲線)外,十字交叉於台北車站的紅綠線(淡水、新店),及藍線(新埔-永春)等,都是目前二期路網的一部分,未完工的路段,則因實際營運的修正,而讓台北車站成為台北捷運「超級大」轉運站。
而二期路網的橘線(新莊、蘆洲線)、紅線(信義線)開通時,台北市政府決定了一個非常專業的決定,將原本多條路線集中於台北車站轉乘的方式,回歸當時原規劃二期路網的各路線轉運功能,新店與中和線分流,綠線、橘線、紅線回歸原本的規劃方式營運(詳見台北捷運二期路網的轉乘改變一文)。十一月松山線開通同樣綠線也回歸原本的計畫方式營運。形成台北市區原本只有台北車站、忠孝復興等兩個轉車站,現在變成市中心各大路線交叉點都是轉車站,且同月台轉乘的設計,也回歸交通專業的考量。
台北捷運從開始進行初步計畫,是1977年的事,歷經歐洲學派跟美國學派兩方的理論紛爭,最後不斷修正後成為目前的二期路網,今年全部完工通車,共歷經37年的歷史,是台灣大眾運輸史上的頭一遭,也遇到許多前所未有的迷惘與無奈。未來台北捷運持續邁向中長期路網的規劃與興建,配合大台北都會區的不斷發展,涵蓋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或者也納入基隆市等三都一市的規模,值得讓大家持續的觀察下去。
在松山線末端的捷運松山站,是跟台鐵松山車站共站,共站的聯合開發,陸續有方便旅者及當地居民的購物商場進駐,一家星巴克分店,在其黑板上畫上台北捷運二期路網五色路線通車的簡圖,象徵了台北捷運幾十年來的經營,即將邁入下一個新世紀,中長期路網的陸續完成。(其中包含了延宕二十年的桃園機場捷運路線呢!)
延伸閱讀:
台北捷運二期路網的轉乘改變
川崎重工鐵道電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