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8

里斯本電車博物館(CARRIS Museum)

座落在里斯本太加斯河畔,Alcantara地區的電車博物館(CARRIS Museum)是經營里斯本路面電車及公車系統的CARRIS公司總部、車輛維修調度廠,所附設的電車博物館。典藏自十九世紀後葉以來,從公共馬車、路面電車、市區纜車、展望台電梯,柴油公車等,一直到里斯本地鐵營運(Lisbon Metro公司經營)至今,整部里斯本將近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公共運輸史料、文物、實體車輛、設備展示等。

早在1872年CARRIS(Companhia Carris de Ferro de Lisbon)-里斯本電車公司(前身)成立,目前經營里斯本公共運輸的三條市區纜車Funiculars(Lavra、Gloia及Bica線)、地標Santa Justa展望台電梯 ,路面電車及公車系統的運輸公司,在公司總部設立博物館,以編年史的圖文,展示百年來,纜車、展望電梯、路面電車、公車的悠久歷史文資。(下圖)

尤其是Santa Justa展望台電梯(上圖最右圖文),是里斯本地標之一,出自巴黎艾菲爾鐵塔建築師學生之手,有著新歌德樣式外觀的鋼骨建築,在1902年完工啟用時電梯是用蒸汽動力,1907年才改為電力驅動,跟1873年啟用公共馬車服務,到1902年完全改為電力驅動的電車服務,有共同的基礎設施發展背景之城市運輸演進歷程。

葡文「電力」(Eléctrico)這個字後來就代表著CARRIS所經營跟電力驅動有關的車輛及運輸服務。(上圖)Elétricos泛指現存的5條仍營運中的路面電車系統。這系統來自於一百多年前的公共馬車,Carris公車也是從這家公共馬車服務公司演變而來,自1872年創立至今,在1959年路面電車發展到最大規模,共有27條路線。

當時27條路網其中三條是單向循環線,全部長達76公里,遍佈里斯本市中心的下城及上城地區、環繞城堡及主教教堂、城市外環郊區,以及城西貝倫等地,如上圖所示。而里斯本地鐵在1960年代陸續營運後,路面電車路網就逐漸被取代而拆除、縮減規模,目前留下的五條電車路線,往來貝倫、Alges地區的E15路,環繞舊城及城堡的E12及E28路等三條路線,是觀光客最常利用的一條。

在靜態展覽館內,展示許多過去的老照片(上圖),大約都在進入二十世紀的前半葉。當時由公共馬車(有軌及無軌)開始轉為電氣化的路面電車時代,繁榮市街景象,顯現出里斯本都市公共運輸,從過去百年來,持續不斷的發展與轉變。一座具有公共運輸文化厚度的城市,就是由這些老照片、老文物的展示,包含更早的十九世紀末,有公共有軌馬車行駛的照片。(下圖)

這輛往貝倫地區的電車(下圖),是最早期開放式路面電車的車款,現今都保留在博物館的老電車/公車展覽館內。早期的電車車頭下都有可拉起放下的欄杆,其功用是用來剷雪,冬天路面積雪時一面剷雪一面行駛。另外還有電車的鈴鐺,舊式鈴鐺是用繩索手動方式拉鈴,因此今日流傳的「叮噹車」及時下新款輕軌電車及部分歐系公車,喇吧聲音都還保留電子鈴鐺聲,可見這些運輸文化的傳承,至今仍影響著具有運輸歷史記憶的城市生活。

不僅是靜態展示,還是要有實體的文物,有圖有物才有證明。因此參觀完靜態展覽,可搭一段博物館內的復古電車服務,到達車輛展示館。展示館內應該是所有鐵道迷、電車迷、公車迷們的最愛,尤其是有將近兩百年歷史的公共馬車(實體復原),(下圖)這種人類生活發展史上,城市現代化中,有實際且長久營運績效的最早都市公共運輸工具,相信是沒有這類都市運輸文化資產的城市,永遠遺憾缺乏也望之莫及的。

(下圖)電氣化後的最早期路面電車,其實跟現在還在行駛的復古式路面電車就差異不大了,很多早期電影場景中或是老照片,都還會看到這些電車。當時的電車,車廂公共座椅跟司機駕駛座是分開的,即使僅有一個車廂以及一個上下車門,看外觀其實跟過去的公共馬車差異不大,僅是把馬拉動力改為電力驅動。

接下來的電車發展,就比較有現代常見的雛形,不管是機械式或電動車門,駕駛座跟公共車廂座椅都一體成型,一節車廂單獨行駛或兩節車廂連掛,都是歐洲各都市在當時常見的景象。從展示中的車型及車輛編號,也可看出不同年代引進車輛的歷史意義及技術改變的用意。(下圖)

在還沒有中央電腦控制的年代,多條路面電車路線交錯行駛,不同軌道間的轉換,沒有由電腦控制的自動轉轍器,道岔的設計就要利用這種特別的軌條(下圖)。在軌道道岔之處,電車司機在車上以齒軌轉盤控制軌道的轉向,讓電車轉方向,此時電車司機取得路權控制。這想必是現代輕軌電車在混合路權路面車道上,行車號誌及道岔轉換,由車上司機與中央控制雙軌並行之發展原理吧!

從每個電車博物館都會看到一座專門的房間,展示著其實看不太懂的電器設備(下圖)。其實這個在一百年前,電氣化的年代,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這些發電或整電設備,不僅運用在路面電車的行駛上,也包含沿線道路的路燈、停靠站用電、甚至還有部分公共用電的提供,在那個時代,可說是城市文明進化的一大發明。

不從博物館的這些老照片跟實體車輛展示,根本很難想像,二十世紀的幾十個年代中,里斯本曾經跟倫敦一樣,有雙層公車滿街跑的景象。雙層柴油公車曾經被CARRIS公司引進,這些白綠雙色塗裝,跟倫敦雙層公車的復古老爺車款類似的,是二十世紀早期引用的車種。(下圖)

下圖是1970年代使用的新款雙層公車,紅、藍雙色塗裝,這個在香港也曾經看過。後來遊歷世界各地,才發現雙層公車不僅出現在倫敦,還有曾經被英國殖民過的香港、新加坡,其實柏林、里斯本、波多,一些中國城市,也都持續有或曾經有雙層公車的蹤跡。從公車與電車的連結,就可驗證,在柴油公車不普及的年代,路面電車等同於當時的公車,所以現在市區路面電車的路線軌跡跟公車(幹線公車)路線相似度極高。

這些放在展示車庫的古董車輛,不僅電車也包含公車,其實仔細瞧瞧,車況功能的維修得很好,都還可以繼續使用的。博物館也接受團體預約,或是在節慶活動中,開這些老爺車出來,曾為活動焦點。很多歐洲、日本城市,也常復駛這些古典公車或電車作為行銷。而CARRIS博物館內的實體古董車,也驗證了里斯本老照片那人車鼎沸時期的真實性,也紀錄了CARRIS公司百多年來辛苦營運的每一天。

曾經是倉庫、曾經是車站、曾經是維修廠,如今CARRIS電車、公車總部的博物館,不僅保存的里斯本的都市運輸文化資產,同時也開放學校作為教學參觀、紀錄、研究等的功能。令人想起曾經參加一場演講,提到台灣成立鐵道博物館必要性的論述,其實,一個有(都市運輸)歷史記憶斷層的城市,要重新喚起人民的感覺,不是僅靠老照片、老文物的展示而已,還要付出更多如傳教士作法的努力,從教育與觀念改變開始,相對於里斯本這些有持續累積歷史記憶的運輸環境,會面對更多現實面的挑戰吧。
延伸閱讀:
里斯本超過百年公共運輸的新舊融合
想想大眾運輸的全球思維-從里斯本看台灣
里斯本最短路程的路面電車之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