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輕軌捷運系統(或稱中運量捷運系統)技術相當多樣,除了有常見的輕軌捷運、無人駕駛的自動導軌系統(鋼軌鋼輪或膠輪型態)、單軌系統外,還有一種比較不常見的就是磁浮系統。磁浮捷運系統最早出現在德國,德國也是最先發展磁浮列車的國家,曾經在柏林建設一小段試驗性的磁浮捷運稱為M-Bahn,幾年後又改為鋼軌鋼輪系統。而2005年開通的日本名古屋東郊的東部丘陵線,當初建設與營運的愛知高速交通磁浮鐵路公司,就導入常導磁浮軌道系統(HSST),稱為リニモ(Linimo),是世界上少數(日本幾乎是唯一)的常速磁浮捷運系統。
該路線由名古屋市東區,地鐵東山線的終點-藤之丘站往東延伸到豐田市八草站,2005年開通時是為了「愛地球博覽會」場地的大眾運輸連結而建。地下化的Linimo藤之丘站與高架的地鐵東山線藤之丘站共站但不共構,相互的轉乘必須先出站再進站,車票也互不通用。05年萬博會結束後,場地改為紀念公園,此地也成為低密度的開發區,其中豐田汽車(TOYOTA)總部及博物館也位於路線上,沿途還有一家陶瓷博物館以及兩家大學院校,儼然成為一條具假日休閒及平日通勤接駁功能的郊區輕軌運輸系統。(上圖)
(上圖)捷運路線全長8.9公里的常導磁浮式軌道(HSST),共設有9個車站,其中只有藤之丘站為地下化,其餘都是高架島式月台車站,最高營運速度設計為100kph,全程旅運時間約17分鐘,平均約十分鐘就有一班車,相當密集。票價依路程遠近由160円起跳最多至360円,車票分為單程磁背紙票、一日磁背紙票以及卡式磁條儲值票,但僅此系統使用,目前尚未與名古屋大都會區的各式大眾運輸系統票卡相通,是其缺點之一,不過也許是為了確保固定營收吧!
(上圖 )車站不論地下或高架,一律裝上月台門,而且Linimo車站的設計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九個車站都有特定的顏色與圖案設計,因為路線只有一條,只要區分往八草或藤之丘方向,就知道該如何搭車。鮮艷顏色與標誌設計,增添這條捷運的趣味與花樣,可見在05年萬博會中,一定吸引許多遊客的青睞。當時的萬國博覽會,日本館就是以這磁浮系統以及環保議題的科技作為主題呈現。車站的指示與語音說明除了日文、英文外,還有中文、韓文跟葡萄牙文,應該是這裡居住著許多葡萄牙移民吧!
(上圖)磁浮捷運車輛以三節車一組,車底以電磁石裝置替代傳統車輪包覆著磁軌,以線性馬達(軌道中央的扁條)推進,完全電腦控制自動駕駛。車頭部分全部玻璃設計可以展望前方,不過跟一般自動導軌列車一樣,還是設計著隱藏式的駕駛座,以利需要的時候還是可以人工駕駛。類似混凝土式的磁浮軌道,軌道轉轍方式跟單軌電車系統的軌道轉轍方式類似,是將整條軌道彎曲導引列車到另一方向軌道上。
(上圖)從列車的設計跟安排,如果不說是磁浮系統,由車內根本看不出特別之處,跟一般自動導軌列車相當。不過車內的座椅布料材質用得不錯,整體設計也明亮大方,尤其是車前整片落地玻璃窗的設計,坐在前方第一排,感覺相當新鮮。當列車啟動時,那浮上的力量幾乎沒有感覺,只有一般列車前進的力道,只不過沒有鐵軌與鋼輪的磨擦噪音,列車行駛也相當安靜且平穩。不知道這系統的造價如何,幾年前台北信義區輕軌計劃有納入此系統評估,一年後就放棄了,應該是建造價格不菲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