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4

德國城市折衷式的輕軌式捷運電車集錦

在都市密度極高的德國,雖然全德有三大城市,六大都會區,但絕大多數,甚至都會區或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多是人口不多,落在約五、六十萬或以下的中小型城市。然而,這些中小城市的都市公共運輸建設,卻不因人口少,而缺乏一定的公共運輸服務水準,反而因此發展出因應當地實際需求的系統,例如Stadtbahn(城市鐵路),折衷式的輕軌式捷運系統。這種以早期的路面電車或輕軌電車提升規格到類似捷運的模式,在市中心區多以軌道地下化,市郊、郊區以平面或少數高架軌道,建設成準捷運(Pre-Metro)的軌道運輸系統。 前篇介紹過荷蘭、比利時的準捷運系統,本篇來介紹德國許多都市的準捷運集錦。

德國城市的Stadtbahn(註:德文Stadt是城市,bahn是鐵路之意)有其特別的發展背景,也許並非所有決定新建捷運的都市可以完全參考,倒是能夠了解當時發展背景,如何在有限人口、運量與建設經費的考量下,又可發展出完善的公共運輸,且有不錯的搭乘率,才是重點。早在1920年以前,德國各都市市區內早已出現軌道運輸,不少是來自於十九世紀末的有軌馬車(公共馬車)轉變的路面電車,加上早期鐵路在市區形成的服務網,不斷發展直到二次大戰。戰後瓦礫堆重建的都市復原,被戰火摧毀的這些軌道,慢慢的恢復重建。有些城市決定新建標準規格的捷運系統,並拆除路面電車路網,但由於龐大的建設經費,並非許多中小城市可以負擔,因此基於《電車法》提出折衷式的方案,將原本路面電車升級為捷運(或準捷運)服務規格,但仍以路面電車或車廂較小編組較短的輕量化電車來行駛,1960年代開始浮現。經過幾十年的改造,有些城市是路面電車及輕軌式捷運並存,例如法蘭克福(上圖)。從市區的各車站,可看到輕軌式捷運(兩節或四節車廂)及新舊路面/輕軌電車同時服務。

輕軌式捷運另一個典型範例就是萊茵魯爾都會群內的科隆(亦是人口幾十萬的中型城市),在市中心區同樣存在著,原本路面電車軌道地下化升級版的輕軌式捷運,而市郊或部分市中心,仍保留路面電車(輕軌)的營運模式。這折衷式的服務,還發展出特別的電車設計,除可雙向行駛,在車門也有特別的自動升降階梯設計,如果同時跑捷運與輕軌規格模式,可因應不同系統的月台高度,停靠月台時自動升降電車車門階梯,方便乘客上下車。如此改良式或稱折衷式跟一般標準規格的全封閉A型路權捷運(德國稱U Bahn)有所不同,為了有所區分,就另外稱這系統為Stadtbahn,或在U Bahn標誌下加註Stadtbahn字樣。平面道路尚未升級的路面電車/輕軌則沿用Tram名詞,跟公車等路面公共運輸服務共用H標誌的停靠站。但,後來科隆捷運標誌一律使用U Bahn標誌,且路線編號維持1~20路兩碼數字。

由傳統路面電車轉型而來的輕軌式捷運路網,跟原本路面電車路網類似,以科隆為例,編號為1-18路(2017年),路網同路面電車採多線共軌共站方式,因此在共線路段就有多條路線可搭乘,跟搭公車一樣。即使在地下軌道部分,也是多線共軌共站,因此走不同方向的電車,亦須遵循跟路面軌道一樣的行走規則,駕駛需看燈號控制行駛(含左右轉),不是標準捷運行駛模式那麼單純,尤其是在很多條路線共站的大型轉運車站前後之路軌,有些還需設置多個月台來停靠往返不同方向的列車。而在路面上,公車/路面電車共同停靠站,就統一沿用圓型黃底綠H字樣的站牌,路面/輕軌電車採兩碼編號,公車路線採三碼編號,公車路網深入捷運或輕軌或都會區通勤鐵路(S Bahn)未涵蓋地區形成輔助系統。科隆輕軌式捷運其中兩條路線,16及18路(2017年),更拉長服務範圍,採Tram-Train方式,從科隆市區經由德鐵路廊通往波昂中央車站及市區,成為城際通勤鐵路的一環,是科隆的Tram-Train營運模式。

另一座德國南部城市-斯圖加特,其都市軌道運輸也是由十九世紀末的路面電車,改良成折衷式的輕軌式捷運典範。這同樣基於1960年代的德國城市重建,地方議會否決新建標準規格捷運,採用路面電車提升規格來改造斯圖加特軌道運輸服務。原本的路面電車或路面輕軌服務,隨著1985年第一波改造完成通車的U1等線,而成立的斯圖加特電車公司(SSB),接手後續輕軌式捷運服務。初期工程包括市區的幾個重要地下路段(縱貫與橫貫市區軸線)及幾座地下化車站,同時又能跟中央車站與S Bahn車站在地上或地下相互轉乘。服務形式也如原本路面電車路網,多線共軌共線共站方式,在市區多以地下化營運,而在市中心不遠的市郊,路軌就跑到路面上,少數採高架方式,但大多是平面軌道,平面軌道又分為優先專用的B型路權以及跟一般汽機車混用的C型路權。在多線共軌的分叉點,常會見到複雜的軌道平面交叉。斯圖加特輕軌在2007年完全改造提升為輕軌式捷運規格,最後一條改造的路線是15路,改造後的編號改為U15路。比照之前改造的範例,提升為輕軌式捷運後的路線編號會多加U字頭,以區別「當時」尚未改造的原路面輕軌路線。但似乎在2007年以後已經沒有這樣的疑慮了。

(下圖)斯圖加特統一在捷運U Bahn標誌下多加Stadtbahn字樣,列車在幾十年前的改造時,就引進GT4型(舊型)及GT8型(新型)電車,以符合逐漸改造中的系統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十九世紀末的斯圖加特路面電車路軌採用的是1000mm百米軌距,而改造後的輕軌式捷運採用1435mm標準軌距,因此軌道會出現兩種軌距混合的情況,即使現在仍會看見,即使拆除(米軌)不久的軌道,也仍可看到拆除後的一「條」路軌痕跡。而使用的輕量電車,也可因應運量多寡彈性編組,早期都是僅有兩節一車(車寬約2.6米全車長36米),因此一座40米長的月台就可以停靠。而隨著運量不斷增加,或是在運量較高的市區路段,就會使用兩輛四節的列車編組,同時這些路段的車站月台就要增加一倍的長度。經過了幾十年的改造,更新的車輛引進,在多線共站的路段,已經達到班次密集的準捷運服務規模,即使單一路線的班距仍在十分鐘以上,但多線共站路段即可達到少於5分鐘的班距,有些更短至1分鐘。雖然來車並非同一路線班車,但在共線共站路段,是可以相互搭乘,這原理其實跟多線共站的公車路網一樣邏輯。

跟斯圖加特相對的一個城市,卡爾斯魯厄(Karlsruhe),則是有更特別的發展背景,而卡爾斯魯厄模式也被視為全世界第一套Tram-Train複合軌道營運模式鼻祖。因卡爾斯魯厄是屬於人口更少(僅三十萬)的中小型城市,及附近人口稀疏的城鎮聚落的中型都會區。十九世紀末的路面電車發展成的輕軌運輸,後來轉成聯絡中心城市市區與鄰近城鎮的中長途運輸,也是少數以輕軌電車作為都會區通勤鐵路(S Bahn)為規格的城市(註:一般都會區通勤鐵路皆由重軌的德國鐵路列車服務)。因此發展出兩家不同服務性質的輕軌電車公司,卡爾斯魯厄運輸公司(VBK)及谷地運輸公司(AVG),前者服務卡爾斯魯厄城市範圍的路面輕軌,後者則服務市區及都會區城鎮間的中長程輕軌服務,到了1985年AVG與德國鐵路合作,讓AVG輕軌電車利用德國鐵路軌道到更遠的偏鄉城鎮,而形成有名的卡爾斯魯厄Tram-Train模式,這模式不僅是真的輕軌與重軌鐵路混用,連機電系統的直流/交流導電也混合運用,因此必須引進雙規格導電的電車,也成為卡爾斯魯厄模式的最大特點。。

 (上圖)在卡爾斯魯厄中央車站(2013年時),看見德鐵區域鐵路用的紅色高運量重軌列車,以及黃紅相間的卡爾斯魯厄城市輕軌電車,停靠在相同月台上的Tram-Train模式,Tram列車補充原本班次不多的德鐵區域鐵路或S Bahn車次,讓區域通勤鐵路的班次增多,停靠站的選擇也變多。在卡爾斯魯厄的市區內S Bahn與Tram路線交錯編排,在市區路段同樣也因此增加來車頻率,提高公共運輸使用效率。卡爾斯魯厄路面輕軌運輸與結合德鐵的S Bahn輕軌系統,兩者在市區以共線共軌方式,讓列車可直接駛入市區輕軌軌道,出了中央車站或市郊某站,則可以利用德鐵軌道作為郊區通勤鐵路S Bahn。因此沒有真正捷運U Bahn的卡爾斯魯厄,因其Tram與Train的複合式城市軌道運輸,區分出完全行走市區路線的Tram路網(數字編碼,紅色Tram標誌),以及利用德鐵軌道連結近鄉鎮的部分S Bahn(S+數字編碼,綠色S標誌)。而2004年的一項市民公投案,又決定在市區幾條橫貫及縱貫路廊將軌道地下化,形成上述介紹的輕軌式捷運地下化模式,經過十多年的規劃及施工,計劃在2017年完工。

從德國Stadtbahn近百年來的發展,似乎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活用已存的路面電車路網服務,加以提升、改良為捷運、準捷運,或與公車系統整合,甚至納入二十一世紀發展出的「多元整合都市公共運輸」(系統整合票證也整合)概念,減少全新且多餘的建設,也許增加一點點新的建設投入,即可提高整個公共運輸服務品質,吸引更多旅次,是整個輕軌式捷運概念提供的參考價值。歐洲其他在1960年代完全拆除路面電車轉為公車服務的中小城市,陸續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前後,引進公車專用道,或引進新輕軌服務在原本的路網上,或提升公車服務如引進雙節或三節公車,甚至引進新型態的Trambus公車式捷運,也是同樣的道理。這運用到台灣城市的主要概念就是,基本上要先加強該城市目前的公共運輸使用率,而這需要有策略性、建設性、包含持續投入現有公車服務的軟硬體設施,並有效的管制私人汽機車的停車及違停,導入以步行及公共運輸優先的都市環境,活用多元整合公共運輸的加乘,逐漸提升整體公共運輸的服務品質。這才是關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