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直覺判斷歐洲公車的上下車門

記得之前跟首次歐遊的朋友搭公車,突然他問起,在歐洲發現有些公車是前門上車,有些是前後門都可上車,那到底要如何分辨是前後門上/下車呢?這令人想起之前台灣幾個都市在推前門上車後門下車,以及上下車都刷卡,但投幣者一律要前門上車,造成有點混亂,外地人又如何判斷並運用自如?【運輸生活話題】本篇就來介紹歐洲城市公車上下車門的運用情況。

在歐洲大部分城市其公共運輸使用率都相當高,至少比台灣中南部城市高很多,因此,觀察到當地人搭公車,很直覺的就知道要如何上下車,已經變成習慣。外地遊客如果不太清楚者,其實跟著當地人作法通常不會出錯。但萬一剛好沒有當地人隨同搭車時,那怎麼辦呢?這些先進城市的公共運輸車輛及場站資訊系統,其實設置相當完善,稍微注意一下這些圖示就可發現,每個城市的「搭公車潛規則」。

以巴黎RATP經營的市區公車為例,這種單節公車,一律是前門上車後門下車,搭配大巴黎區段費率與公車驗票制度,上車後主動在驗票機上驗票(不論是磁條紙票或電子票證),司機會順便注意乘客驗票情形(但這不是他們主要工作)。(上圖)注意看這輛RATP單節公車的車門塗裝,前門玻璃上有圓形綠底白字寫上「Entrée」(入口),後門則畫上紅底白槓的「禁止進入」交通標誌,很明顯告知乘客從哪個車門上下車。
同樣在大巴黎都會區郊區小鎮-奧奈森林(Aulnay-sous-Bois)的市區及區域公車,由Transdev公司經營的單節公車塗裝,在前門有綠色箭頭標示,後門有紅底白槓禁止進入標誌。另有特例,是標有藍底白色圖示的輪椅、嬰兒車及老人圖案,說明這些族群在前後門都可上車,同時車輛會傾斜或推出移動地板,方便老人或輪椅族群上下車。大部分都會請老人族群由前門上車,可能方便司機就近照顧一下。

上圖是法國里昂的市區公車,單節三門車款,依照里昂都會區公共運輸費率票證與驗票制度,公車外觀除了有前門綠色及後門紅色標章外,在車窗邊加上紅色與綠色連續箭頭,指引乘客要由前門上車,後方兩個車門都是下車車門,但殘障人士例外。以上是在法國城市單節公車的情況。

如果是雙節或多節公車車款,情況又有所不同。如上圖,在巴黎市區這輛雙節四門車款,前門同樣有圓形綠底白字「Entrée」標章,但後面幾個門卻沒有看到「禁止進入」標誌,就是這種多節車型容易令人混淆。但仔細觀察當地人,會同時使用前、後門上下車,且上下車時,會主動在最靠近的車門附近驗票機做驗票動作。以大巴黎區段費率制度,不論是磁條紙票或晶片卡票,都僅上車驗票下車不用再驗票,因此上車沒驗票就視為逃票。

再仔細看這車款,所有後門上都有小圓型的觸控按鈕,這是公車車門按鈕,這種設計在公車停靠時,司機不會打開後門,需要上下車的乘客自行按下車門按鈕,車門才會打開,跟搭乘現代輕軌電車相似。如果到站剛好有人要下車,那上車乘客就可順便上車,否則就要自行按鈕開門或是到前門上車。車門會自動關閉,在公車尚未啟動之前,可以再按鈕開門。

上圖是盧森堡公車另一品牌的雙節車款車門按鈕位置,盧森堡市的公共運輸費率票證制度跟法國城市類似,所以搭乘公車的方法也可比照巴黎或其他法國城市的通用法則。下圖是盧森堡的三節Trambus,車門按鈕同樣設計在車門玻璃上。這種雙節或多節車輛,也許司機不容易去注意到後方乘客是否有主動驗票,看起來好像容易逃票,其實這是僥倖的想法。

因為,在歐洲城市,乘客票證稽核是有另一組人在執行而不是司機,有時會看到一組(或多人)稽核人員由各個車門同時上車,在公車行駛中一一查票,乘客其實很難逃票,所以還是誠實為上。而公車司機其實只要專心開車即可,也可避免因查票誤會跟乘客發生口角。不過,司機有車上售票的工作,萬一無票乘客可以直接跟司機買票(僅限單程票或簡易票種),司機會找零,乘客買票後還是要自動驗票。

另外一種情況是德語系國家(或部分東歐、北歐國家)公共運輸費率票證制度,是完全誠實制度,所以不管是單節或多節公車,上下車門都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上圖維也納市區公車,不論來車是單節多門或多節公車,上下車都可選靠近的車門進出,但上車後務必要主動驗票,同樣也不要存有僥倖心理,雖然有些城市的稽核查票不是很頻繁。

上圖是維也納雙節公車的後方幾個車門按鈕的位置,賓士Citaro車款的車門按鈕幾乎都是設置在車門玻璃上。所以當習慣搭乘歐洲公車,依照類似的車款,車廂塗裝及按鈕設置,甚至觀察當地人搭車行為,就很容易直覺的判斷公車要如何上下車。

另外,在歐盟或其他國家,有公共運輸優先的行車規定,在公車後方會貼有公車優先的標誌,當靠邊離站公車打方向燈要駛入車道時,後方的車輛一律要讓公車優先通行,甚至有些路邊停靠站,當公車停靠站時後方車輛也要禮讓,這個「公共運輸文明」規則,再另闢文章介紹。
延伸閱讀:
日本都市大眾運輸收費系統-公車篇
日本都市大眾運輸收費系統-電車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