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拉脫維亞國鐵里加中央車站

波羅的海三國的鐵路運輸雖不發達,但其鐵路建設的歷史相當悠久,在十九世紀末的沙皇俄國統治時代就展開波海地區的開發,二次大戰後前蘇聯時代繼續以俄國莫斯科、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鐵路網建設,因此鐵軌寬度採用俄國通用的1520mm寬軌(俄羅斯軌距),早期都以貨運為主,但是部分客運也因此跟著展開,尤其是在首府等重要都市。現今這些鐵路都分割為各自獨立國家的國鐵經營,拉脫維亞國鐵的里加中央車站即是拉脫維亞境內,國內線、國際線客貨列車的樞紐總站。

商業經濟相對其他兩國來得強的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中央車站規模也是三國首都最大的。車站最早興建於1861年並於1885年擴建,二十世紀前的營運方式,將車站分隔為不同區域,分別經營不同路線到不同的目的地。直到1960年代才將個別營運與服務方式整合,車站改建為統一的中央車站。1965年目前所見的中央車站大樓正式啟用,後來又經過幾次的改建,逐漸成為今日的規模。

目前車站廣場後方的建築是車站主要出入口,由一家購物中心將車站建築包含車站大廳、兩家超級市場、餐廳、小吃街、一般商店街等,整體包覆起來,儼然是一座跟先進國家一樣的複合型車站商場。突然不禁感慨,目前全台灣台鐵車站,除了台北、松山、南港等幾個大站有規劃與車站結合的複合型商場外,其他幾乎都僅停留在幾家便利商店進駐而已。而在拉脫維亞這人口不到台灣一半的國家,都市人口還不到舊台南市人口數的里加,其中央車站居然就有這樣規模的車站商場,令人訝異外也對台灣的公共建設再次遺憾。

雖然鐵路運輸不發達,從車站標示與售票、月台的設置就看得出來,不過,商店、超市、購物中心的規模,佔整個車站比鐵路運輸服務的比例更大,也是第一次見到。不過,因為過去是由兩座車站合併而來,因此後方的月台長度,則是延綿很長。車站大廳是一座挑高三層樓的建築,大廳上方有立體視覺創作廣告,示意里加到莫斯科的國際列車促銷宣傳。

另一面廣告則是以里加赫赫有名的新藝術建築立體畫面,作為里加迎賓的入口意象。車站內的餐廳及小吃街,有麥當勞、芬蘭連鎖漢堡Hesburger,以及一些當地的早餐店、速食店。大廳兩側各有一家超市,一家為平價連鎖的RIMI超市,另一家為附設於購物中心的較高檔超市。大廳部分空間還規劃有紀念品店、巧克力、糖果、食品店及咖啡簡餐店。車站外另一邊還有另外一棟大型商場,有一家大型連鎖百貨公司,以及里加最大的電影城。

跟車站隔一個路口的連鎖百貨公司,是芬蘭最大連鎖百貨Stockmann,這家在波羅的海三國都開有分店,百貨公司後方跟車站大樓後方都是鐵路月台的部分,以高架方式跟平面道路相交。車站附近的幾個路口,皆為里加當地公共運輸的樞紐轉運站。在Stockmannn跟車站的這路口,是多條公車、無軌電車路線的轉運站。

百貨公司跟電影城Forum Cinemas相連,從電影城這邊望去,可以看到里加中央車站那支高高的方形塔樓,可見整個車站商圈的規模。電影城這邊路口是路面電車及無軌電車的轉運站,分別在前方道路及站後道路以及高架橋下,都各有設公車/電車停靠站,對初次來訪的人而言,交通運輸路線規劃得有點複雜。傳統的人行地下道階梯並沒有設置新的無障礙電梯,兩旁的協助行李託運的軌道也年久失修,跟現代化亮麗的車站與百貨商場相比,有點不搭嘎。

從下榻的飯店前剛好望到Forum Cinemas電影城,以及後方的高架鐵道、月台,鐵道高架橋下汽車、電車來來往往,遠方是冷戰時代蘇聯在各控管加盟共和國內興建的樣板建築~里加文化科學宮。這是模仿紐約帝國大廈的樣式,來個共產鐵幕版繁榮與文化兼具生活景象的宣示。里加老舊電車跟鐵路列車經過其中,這一幕還真是令人聯想起經典的「前蘇聯時代」刻版印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