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6

關西國際機場2014年版

繼亞洲的經濟型航空*越來越蓬勃發展,搭乘這類型航空公司的旅客也越來越多,尤其往來東南亞、東北亞及兩岸航線,其中雖然各家經濟型航空的規定與服務不同,但是日本體系的樂桃航空(Peach Aviation),以大阪為基地,推出後就成為台灣、日本間的熱門航線。

所謂經濟型航空講求成本控制,所以根本不可能跟全方位的航空公司使用相同的機場,光是機場費用就高得嚇人。在國外,經濟型航空通常會使用離市區較近、較小的機場,或是大型國際機場的專用航廈。例如樂桃航空使用的關西機場就是二期擴建的經濟型航空專用航廈,多數都沒有提供空橋,甚至也沒有機場接駁車連結飛機到航廈門口,而是要走到停機坪,如果行李是手提的,還得一切自己來。

關西機場在2008年陸續完成擴建的二期工程,多加一條跑道及航廈擴建用地(延伸閱讀:海上的關西國際機場),不過目前二期機場內除了第二跑道外,僅有一座很陽春的鐵皮屋航廈,稱為關西機場第二航廈,也就是目前樂桃航空專用的航廈,完全符合經濟型航空所需求的航廈。

第二航廈分為國際線及國內線,全部都在不大的空間內的兩側,一側處理國際線的票務、登機手續及出國手續,另一側處理國內線的。隨時代的進步經濟型航空要求旅客以自動登機處理機自行辦理登機手續,有需要辦理行李托運者,在持辦理後的登機證排隊櫃檯辦理,或是自動登機有問題者,也是排隊櫃檯辦理。由此可知,多了人工處理就是多了價錢反映在機票上,也是合理的。

鐵皮屋式的第二航廈,也沒有上下樓之分,全部平面一層,只是用鐵皮牆壁隔開入境及出境的管制及服務作業區。國際線出境候機廳空間不大,有兩個免稅店區域及一家簡餐廳。雖然國際線有五個停機坪,分別是95~99號登機門,但實際上驗票及進出的管制閘口只有一個(上圖)。登機時,在閘門驗票及身份後,就開始走路經過通道到登機坪區域,走的遠近依飛機停靠位置而定。上圖閘門上方的藍色指示箭頭,長短也顯示了通道路程的遠近,到最終走道㑹有開放的玻璃門,走出去到登機坪上階梯即登上航機內,此時登機坪會派機場人員維持安全。
回到熟悉的關西機場第一航廈,海上人工島的航廈寸土寸金,因此將航廈以垂直的方式安排,地下一層是機場快線的月台,有分JR以及南海鐵道兩家不同公司月台,JR路網比較廣可以直接到大阪、神戶、京都等都會區,私鐵南海鐵道的路網僅能到大阪的難波地區,轉接地鐵或其他公民營鐵路。整個第一航廈跟2008年相比已經有大幅度的改建。
 垂直分佈的第一航廈大樓,一樓是國際線到達區,二樓是國內線出境、到達區,三樓前方是新改建的餐廳、商店區,屬於非管制區,後方是出境管制區的挑高,四樓是國際線出境層。在航廈大門口兩側有電扶梯及電梯,方便旅客垂直移動。

新改建的三樓餐廳、商店區,果然空間比以前大且明亮,商店及餐廳數量也變多了,以前到關西機場除了趕緊辦出境外,等飛機時間也沒有什麼可以逛逛,不過現在可不同了,有很多餐廳,還多了一家大阪市區常見的がんご壽司料理店,可以安排先到機場用餐再出境。不過紀念品、名產店等販售的東西跟日本其他地方的機場類似,除非最後一刻想起沒買的紀念品,不然商店沒有太多的特別。

之前第二航廈未啟用前,在第一航廈正對面停車場增建了一座復合式商場AERO PLAZA,兩棟大樓就以長長的聯絡走道連接,上圖遠端就是關西機場第一航廈,中間部分是鐵路公司售票廳、旅客服務中心,以及車站進出閘門。

走道另一頭是AERO PLAZA複合式大樓,這裡有一些商店以及餐廳,另外一旁是關西機場的日航飯店,而通往第二航廈的接駁公車,也是要從這座大樓的一樓旁停靠站搭乘。因為機場快線沒有因為第二航廈的啟用,而延伸服務到第二航廈,因此搭乘機場快線出站後,要往第一航廈的反方向,來到AERO PLAZA一樓的接駁車停靠站,等待由南海鐵道公司經營的南海巴士免費接駁公車,載到遠方的機場二期跑道附近的第二航廈。時間約5~10分鐘。

其實關西機場因為是海上人工島,當初工程艱巨及建設費用相當高,因此索取的機場稅相當高。現在機場稅等相關服務費用都含在機票內,所以消費者看不出哪些機場的費用高,其實可以從航線的機票看出端倪。像關西機場為基地的經濟型樂桃航空,其票價跟全方位的航空公司相比,差異不大,這就知道,費用高昂的關西機場其實也不大適合經濟型航空的進駐。
(*註台灣媒體稱廉價航空其實名稱應該正名為經濟型航空)
相關文章:
海上的關西國際機場2008年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