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很多城市都是講求綠化、環保、低污染的環境規劃,市區內有許多人行空間,以人本為主的城市,私人汽車、大貨車、跟大眾運輸工具(含自行車)與行人,行走的路線與節點多是分離的。市區的商業鬧區,印入眼簾的皆是種滿植披的人行道,甚至整條路段都規劃為人行專用道,有些還有自行車專用道,禁止其他車輛進入,頂多部分時間允許商店貨車進入作業,或是規劃公車或電車專用到,或者在更大型城市就興建地鐵路網,在市區地下交織。《綠色交通》一書提出的以大眾運輸為導向(TOD)的都市規劃,結合人行、自行車與徒步的方式,形成BBMW(Bike, Bus, Metro, Walk)無縫接軌的方式,是綠化交通宜居城市的最佳詮釋,也就是本文的理念。
一般中型都市的路面電車或輕軌,行走在市區或郊區路面,是歐洲中小型城市常見到的街頭景觀。台南古城其實也規劃過路面電車,甚至日治時代還有台車軌道。而今日,有人說台南的道路太窄,無法引進路面電車或輕軌系統。然而,歐洲很多中小城市,尤其是千年古都,道路系統更為狹窄彎曲,如德國法蘭克福、科隆、德勒斯登等,其實市區道路多不是很寬敞,在有限的路面寬度還是有路面電車行走其中。因此,道路是否狹窄其實不是引進路面電車的障礙因素。
沒有鼓勵的誘因,光是單單宣傳綠化城市、低碳城市,有何意義?對人民來說是無感的一件事,每天仍然開車製造空污,跟低碳城市的目標背道而馳。沒有配套的大眾運輸規劃,充其量只是做半套的交通規劃,無法實質改善都市交通。衍生出的空氣污染與廢棄排放問題,都跟有效轉移私人運具到大眾運輸工具的措施有關,這些做半套的失敗例子,在全世界很多交通建設趕不上都市發展的城市,顯現無疑。西歐、日本等多數城市,卻是大眾運輸為主軸的都市規劃,很好的典範。
一向道路負荷量就相當高的台中中港路(台灣大道),不僅車流量大,小汽車、公車、大客車、貨車、機車等混合車流也相當可觀,早就需要有一條立體化的大眾運輸專用路權(如地鐵或高架捷運、公車專用道等),卻遲遲沒有建設。直到現在才開始BRT(公車捷運)的工程,但目前看來對於交通量如此大的中港路而言,能夠轉移多少非大眾運具的運量,實在懷疑。而且大客車與BRT及多家公車路線,未來的整合跟分流是否能成功,削減中港路的交通量,暫時看不到專業規劃。台中港路寬度將近八十米,即使興建BRT後的效率都令人質疑,更顯示出,「道路寬窄」真的不是路面電車、輕軌、公車專用道引進的阻礙理由吧!「違規停車」、「違規駕駛」才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