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9

台南都會區台鐵捷運化報導之三EMU600型及彩繪車

【最新消息】原本年底開放試乘的台鐵沙崙線延至2011年一月二日下午正式通車營運。 雖然有點不滿意,但是這幾天一直看到沙崙線列車持續往返區間內試車,台鐵調派北部的EMU600型電車以及部份EMU500型電車,暫時替代原先已編列預算,卻一直採購流標的新型電車(EMU800型)來行駛,且開放縱貫線區間客運測試,就算聊勝於無吧。

2010/12/05

台南都會區台鐵捷運化報導之二試車篇

即將完工通車的台鐵沙崙支線,自十一月中以後開始路線與列車試營運的密集測試,相信這段期間搭乘高鐵北上的旅客,尤其是列車一至五車位置的乘客,一定都會在高鐵北上月台,巧遇試營運的台鐵沙崙支線列車,緩緩的駛進駛出隔鄰的沙崙車站。(下圖)

2010/11/30

台鐵新烏日車站新貌(2012增修版)

漫長的三年,讓台鐵沙崙支線從零到有,沙崙車站從平地而起,也讓台鐵新烏日車站,從一座僅有簡式月台的車站,變成一座與高鐵台中站相連且風格相融的現代化車站。2007年當初台灣高鐵初營運時,台鐵規劃新烏日車站銜接高鐵台中站與台鐵台中站的軌道運輸,只是當時配合高鐵通車時間過於倉卒,僅先開放尚在施工的月台營運,連車站大樓都還沒開始興建。

2010/11/24

台鐵台南車站新式自動閘門啓用

配合台鐵捷運化以及沙崙支線營運,規劃多年的多卡通用(整合電子票證)新自動收費閘門,已先於北部的台北、松山、南港等站建置與測試,整合悠遊卡、台灣智慧卡(e卡通)、高雄捷運一卡通及ETC卡,四卡通用的新式自動收費閘門,也將在北台灣基隆到新竹間陸續設置。而大台南地區也因為沙崙支線將在明年元旦通車,幸運的成為南部地區首先設置四卡通用新式閘門的都會區,台鐵台南車站的新式閘門在十一月底開始啓用。

2010/11/20

台南都會區台鐵捷運化報導之一沙崙車站啟用前預覽

台鐵沙崙支線即將開通,沙崙車站也進入最後完工的階段,沙崙車站月台與台南高鐵月台平行,車站與台南高鐵車站相鄰,通車後將是高鐵與市區台鐵台南車站間的無縫接軌,同時也將成為台南捷運替代案之一的軌道運輸。

2010/11/17

高雄捷運紅線世運站

高雄捷運紅線世運站是高雄捷運所有高架車站中,風景最漂亮,車站結構最具工程之美的車站。這一路段剛好是紅線軌道由高架穿越半屏山,然後下降到地下化的第一站-左營站,因此有蜿蜒的軌道、清翠的山巒,還有不遠的高雄世運體育場,假日早晨人煙稀少時分,站在車站最高處俯瞰四周,真有一種清悠的愉快。

2010/10/17

台鐵中洲車站2010新風貌

台鐵中洲車站因沙崙支線的規劃,即將從一座鄉下的三等車站,搖身一變成為台南地區重要的通勤鐵路轉車站。隨著台鐵沙崙支線,這條被視為台南捷運替代案的通勤鐵路,即將在2011年一月通車,趕緊來觀察目前中洲車站改建的進度。

2010/09/19

Heathrow機場快線vs.香港機場快線列車

搭乘過許多世界各地機場鐵路快線列車,發現到倫敦Heathrow機場快線列車與香港機場快線列車有諸多的相似之處。Heathrow Express Class 332列車是西門子(Siemens)電車與西班牙CAF電車技術合作(下圖),而香港Airport Express是德國ADtranz(被龐巴迪Bombardier併購)與西班牙CAF聯合製造,兩款車系都有CAF電車廠商的影子。

2010/09/08

川崎重工鐵道電車(Kawasaki)

之前幾篇各介紹目前全世界前三大鐵路電車製造大廠:加拿大龐巴迪電車(Bombardier)、德國西門子電車(Siemens)、以及法國阿爾斯通(Alstom),而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在全世界鐵道電車製造行列中,也扮演相當的角色。尤其是日本本土的鐵道電車,包含大部分新幹線各系列車、JR通勤或特急列車、東京、大阪等大都市地鐵、私鐵列車,大部分都出自於川崎重工旗下的鐵道事業。(下圖)

2010/09/01

世界各國電車之膠輪捷運系統

在全世界各大都市的捷運系統中,最普遍見到的是鋼軌鋼輪系統的軌道與車輛,且幾乎是1435mm標準軌距或1067mm窄軌距兩大類。然而,還是有少部分都市,獨具另一種系統稱為膠輪捷運系統(Rubber-tired Metro System),運用橡膠車輪轉向架以及導軌輪,行駛在特殊規格的混凝土軌道上。這種源自於法國開發的技術,比起鋼軌鋼輪捷運系統的國際化通用規格,膠輪捷運系統會因為不同開發廠商推出的不同系統,而有專屬的列車與軌道結構,而這也說明了台北捷運文湖線從馬特拉系統換成龐巴迪車輛,初期的系統不適應性(下圖)。

2010/08/15

撇見英國新高鐵列車HighSpeed1(Javelin)

在歐洲各國的高速鐵路發展史上,英國算是G8國當中最落後的,之前1994年開通的英法海底隧道,帶來法國巴黎(北站)直通英國倫敦的歐洲之星列車,然而自隧道英國端到倫敦這一路段,算是英國唯一的高速鐵路,不過當時因英國鐵道路況的限制,歐洲之星列車在此路段還無法高速行駛。1996年英國國會批准了CTRL(Channel Tunnel Rail Link)法案,開始提升這一路段的鐵路營運水準,到了2008年國會修改CTRL法案,通過了名為High Speed 1的高速鐵路計畫。

2010/07/17

太陽能車站-南科車站兩部曲

【首部曲~2009年底】

台鐵捷運化台南都會區內的南科車站,在2008年台灣燈會時期,曾經以簡易的臨時站登場,服務經由台鐵區間車往來的遊客。燈會結束 後停止營運,開始車站工程的施工,預計2010年上半年完工通車。當初燈會場地是台南科學園區光電產業計畫園區,因此在這裡設立全台第一座太陽能發電的車站,似乎再適當也不過了!(下圖)

2010/06/30

都市綠色交通之公共自行車~比荷篇

都市大眾運輸之公共自行車這次介紹比利時及荷蘭,在里昂推出自動出租自行車後帶動整個法國城市的出租自行車風潮,甚至全世界很多都市都來取經,2010年來到法國的鄰國-比利時,在其首都布魯塞爾也見到同樣的自動出租自行車系統。(下圖)

2010/06/28

倫敦帕丁頓車站

跟巴黎一樣,環繞倫敦四周的十幾座車站,其中有八座是倫敦主要的終點站,英國國鐵1997s年民營化後,由二十多家鐵路公司接手,成立通稱英國鐵路國際公司(Brit Rail International)(簡稱英鐵Brit Rail),以倫敦為中心依照不同路線方向分別在這八座終點車站發車,如往中、北部方向的聖潘克拉斯與國王十字路車站、尤斯頓車站、往南方向的維多利亞車站、滑鐵盧車站、查令十字路車站等。帕丁頓車站(Paddington)除了往倫敦西南部、倫敦北郊外,搭乘鐵路從希斯羅機場到倫敦市區,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座車站。(下圖)

2010/06/23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

一座固定於內海水面上的大型建築物,看似一座宮殿或博物館,其實是阿姆斯特丹的中央車站。啟用於1889年,由荷蘭建築師設計的新文藝復興樣式建築,至今也是超過百年的古典歷史車站大樓。紅色的外觀、高聳的鐘塔與屋頂,左右橫跨好幾百米,是阿姆斯特丹境內幾個火車站中,規模最大,也是國內及國際列車停靠的混合車站。

倫敦船塢輕軌&地上鐵

整個大倫敦區將進八百萬的人口,面積涵蓋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如果加上附近衛星城市,整個生活圈人口超過一千兩百萬。每天進出倫敦的通勤旅客,利用百年的倫敦地鐵是不夠的,還得加上其他輕軌及通勤鐵路系統的輔助。因此,倫敦的大眾運輸鐵路系統,除了地下鐵外,還有東倫敦的船塢輕軌系統(DLR, Docklands Light Railway)(下圖)還有倫敦地上鐵(London Overground)。

2010/06/20

準捷運系統(Pre-Metro)比荷篇

前篇世界各國電車第六輯~中運量捷運系統介紹過,在歐洲一些都市規模較小的中小型城市,運用改良式輕軌電車或較少車廂編組的電聯車,作為軌道捷運的全部或部分路線。班次較不密集,營運路線在市中心範圍內,以地下化淺挖,在市中心外圍或郊區就以平面(大多是平面)方式運行,稱為準捷運系統(Pre-Metro)。這系統演變到現代,就以輕量捷運(早期台灣稱中運量捷運)的名稱來概括。這在1960年代,二次大戰後的新一波都市捷運建設另一種作法,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稱法,如Light Metro、Pre-metro、Sneltram(荷蘭)、Stadtbahn(德國)等。本篇就來介紹比利時布魯塞爾Pre-metro與荷蘭阿姆斯特丹Sneltram準捷運系統。

2010/06/16

倫敦St Pancras國際車站&King's Cross車站

集城堡飯店、哈利波特與鐵路列車連結一起的倫敦St. Pancras(聖潘克拉斯)車站與隔鄰的King's Cross(國王十字路)車站,是倫敦市區十多個主要車站中,最新穎並最具名氣的車站(複數)。自2000年起St Pancras車站開始擴增改建,2007年完工後將歐洲之星跨國列車終點站改到St Pancras車站,St Pancras車站西側為新建的大英圖書館。(下圖)

2010/06/06

世界最老的地鐵系統~London Underground

世界第一座地鐵系統,倫敦地下鐵(London Underground)開啟了公共運輸大眾化、地下化、軌道化的新頁。早在1863年,第一條載客的地下化鐵路,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Paddington-Farringdon段地下化,接著由六家不同公司各自興建路網,逐漸發展成為今天屬於倫敦交通局整合的倫敦地鐵系統。紅色圓圈加上藍色橫槓,中央寫著UNDERGROUND的倫敦地鐵標誌(下圖),從十九世紀沿用至今,堪稱世界地鐵(高運量捷運)的老祖宗。一百五十多年來,倫敦地鐵的變化,可說相當複雜,不過跟一些早期地鐵開發有共同的歷史背景,一起來看看!

2010/05/19

公車專題-第四集(倫敦篇)

大紅色的倫敦雙層公車自十九世紀以來就是倫敦交通的註冊商標,為水泥叢林的街景帶來豐富亮眼的色彩(下圖)。即使在以前英國殖民過的地區或都市,至今也都還見得到雙層公車,不過,要論特色與交通文化資產,倫敦的大紅色古典公車,有著圓弧流線型,有著數十年甚至百年的歷史技術與記憶,是其他都市雙層公車無法跟倫敦比擬的。

2010/05/16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歐洲主要國際機場中,依客運量及貨物吞吐量排名。阿姆斯特丹史基浦國際機場(Amsterdam  Airport Schiphol,IATA代號AMS),排名在全歐洲前五大,與倫敦希斯羅機場、巴黎戴高樂機場、德國法蘭克福機場並列歐洲最具規模、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也是上述幾座機場中,唯一設計為單一航站大樓的國際機場。並規劃購物中心、博物館等,應該是最早有航空城設計概念的國際機場。(下圖)

2010/05/15

TGV跨國列車系列(二)~西北列車(Thalys)

Thalys屬於TGV家族的鐵路系統,中文稱為西北(或大力士)高速列車,由荷蘭、比利時、法國、德國等四國的公民營鐵路共同組成開發,仍以巴黎為起點的點到點最快速的服務為設計,有巴黎至比利時布魯塞爾、荷蘭阿姆斯特丹以及巴黎經布魯塞爾往東至德國科隆等主要路線。最早的計畫起始於1987年,1993年四國達成協議創立THALYS列車品牌(下圖),1995年比法兩國國鐵合組西北國際鐵路公司(Westrail International)營運,1996年六月第一班西北列車從巴黎駛向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

2010/05/14

TGV跨國列車系列(一)~歐洲之星(Eurostar)

雖然日本新幹線是全世界第一個營運的高速列車系統,但是法國的TGV卻是率先輸出到鄰國,建立歐洲跨國列車的系統,除了西班牙的AVE、韓國的KTX等高速列車採用TGV系統,跨越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歐洲之星,連結法國鄰近的比利時、荷蘭、德國、瑞士等國家的高速鐵路網,更是結合TGV列車系統,開發出跨國行駛的系列車系-歐洲之星(Eurostar)以及西北列車(Thalys)。

2010/04/24

路面電車 vs. 現代輕軌電車

最早的路面電車代表著歐洲自工業革命以來,都市發展與交通建設邁向現代化的濫觴。當時現代工業化都市出現中產階級,加上工商業發展,大量勞工通勤運的輸需求孕育出最早的大眾運輸系統。當時的都市大眾運輸規模顯示著一個城市現代化進步的程度。工業革命的起始國~英國,在1807年出現了以馬匹拉動的公共馬車,不久在美國新大陸出現有軌道的公共馬車,這些是都市路面電車(有軌及無軌)最早雛形。早期路面電車因地區語言及發展背景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如Trolley、Tram、Streetcar等,在柴油引擎公車尚未普及化的年代,遊走馬路上的路面電車就等同於現在的公車,舊有名稱也沿用至今,部分城市以字母T為代表。

2010/04/07

世界各地機場旅客捷運系統集錦

世界上許多大型的國際機場,依航站設計分為兩大類 : 單一航廈機場,如日本關西國際機場一期、泰國新曼谷國際機場、荷蘭史基浦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第一期等,以及多航廈機場如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舊金山國際機場、法蘭克福國際機場、巴黎戴高樂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等。多航廈機場的不同航廈(terminal)間,或是單一航廈機場的航廈與遠端登機門、衛星登機廳(satellite concourse)間,都會設置機場旅客捷運系統(Airport Automated People Mover),簡稱APM,中文又稱機場接駁穿梭電車,提供旅客便利轉乘的運輸服務,以節省步行時間。

2010/04/04

歐洲車站月台集錦專題

世界鐵路的濫觴在歐洲,自英國開始有鐵路以台,歐洲的鐵路車站成為主流,跟台灣、日本等後起的車站有很大的不同。歐洲重大都市的主要車站,絕大多數是屬於終點站(Terminal)形式,因此產生港灣式月台(Bay Platform)的設計。如下圖位於法國馬賽聖查爾斯車站,就是典型的終點站形式車站。港灣式月台可見到鐵路軌道至月台末端截止,前端設置有車擋,月台沿著軌道連到車站大廳,橫向配置的大廳橫越好幾座月台,因此不需另外設置天橋或地下道跨越。

2010/03/27

馬賽RTM新型輕軌電車

相對於法國里昂如蟬寶寶外觀的輕軌路面電車,里昂是法國的紡織工業重鎮,所以路面電車造型以白色蟬寶寶模樣(詳見里昂方便的大眾運輸工具一文)。而法國馬賽2004年新營運的輕軌電車,又是另一種奇妙的外觀,車窗上一條條如木質的飾條,以及內凹的駕駛座設計,模仿現代輪船的船身與弓形船頭,迎合馬賽港都的形象。(下圖)當電車駛進隆夏宮(Longchamp)前,就像一艘陸上行舟的長型大船,陰雨茫茫的天氣,一片白霧壟罩著電車與後方的宮殿,更像大船入港一般。

2010/03/20

巴黎戴高樂機場&CDGVAL

啟用了三十幾年,有三大航廈(terminal)十幾座獨立的衛星登機航站(satellite concourse)的巴黎戴高樂機場(CDG),是本版評鑑大而不當且設計相當沒有效率的多航廈機場之一,與洛杉磯國際機場(LAX)有得拼。巴黎戴高樂機場Paris-Charles De Gaulle(法文別名Roissy)旅客流量與飛機起降繁忙程度,世界排名前十大,與法蘭克福機場、倫敦希斯羅機場齊名。

2010/03/17

馬賽RTM海洋系大眾運輸系統及車站裝置藝術

法國南部大城~馬賽(Marseille)是第二大城或第三大都會區,整個大都會的大眾運輸由區域運輸局(RTM, Régie des Transports de Marseille)經營整個地鐵、路面電車、公車、渡輪等。目前僅有兩條路線的馬賽地鐵(Marseille Metro),每個車站的出入口前方,黑底方塊寫著白Métro字樣的燈箱,就是馬賽地鐵的識別標誌。(下圖)

2010/03/15

馬賽聖查爾斯車站夜景

法國第二大城~馬賽的國鐵中央車站稱為馬賽聖查爾斯車站(Gare de Marseille St. Charles),車站位於聖查爾斯小山丘上,沿著山坡地形興建成上下兩層入口的車站建築,前方有座大型階梯銜接山丘下的伏爾泰大道(Boulevard Voltaire)以及山丘上的車站,從大道往上望,如同一座山丘上的古羅馬神殿 。

2010/03/05

都市綠色交通之公共自行車~法國篇2010年續集

前篇介紹到2007年到法國中部大城里昂,該都市率先推出城市自動出租自行車,讓世界上許多國家,甚至台灣都相繼前去觀摩與取經,法國更大力推動普及各都市。2010年再度旅遊法國,前往南法地中海區域,發現幾乎經過的城市,都設置了自動出租自行車,並依每個城市的特色給予不同的系統命名與顏色塗裝。講求浪漫的法國人,在每一件事物上,美觀與賞心悅目比單調的實用主義來得重要,剛好跟德國人的個性天壤之別,也因此交通工具的塗裝與造型都特別的漂亮美觀。

2010/03/02

位於峭壁山洞內的車站-Gare de Monaco

世界最小的國家(微型國家)之一-摩納哥(Monaco)位於法國南部蔚藍海岸區(Côte d'Azur)境內,與法國第五大城-尼斯都會區為臨,這一帶都是阿爾卑斯山脈末端延伸至地中海的險峻山岩的地形,山海蜿蜒,地勢陡峭,整個國家面積僅 1.95平方公里,卻幾乎是山崖峭壁的坡地。

2010/02/28

公車專題-第三集(南法篇)

南法濱臨地中海的普羅旺斯-蔚藍海岸大區(Provence-Alpes-Côte d'Azur)有法國第二大城的馬賽(Marseille)、第五大城的尼斯(Nice)、曾經是中世紀天主教皇皇宮所在地的亞維儂(Avignon),以及無數觀光小鎮如坎城、格拉斯、安提布、亞爾勒等等,甚至世界小國之一的摩納哥(Monaco)與尼斯都會區為鄰。這一帶的都市也許因為受到熱情洋溢的地中海氣氛所感染,一樣是低底盤的公車,車輛塗裝卻特別的多采多姿。

2010/01/23

新舊並融的德勒斯登中央車站

(下圖)有著對稱的結構、希臘羅馬柱式、極簡飾紋、仿巴洛克式拱窗與穹頂的德勒斯登中央車站(Dresden Hauptbahnhof),是典型的十九世紀末期新古典樣式建築,卻於二次大戰中被毀於戰火中(見德勒斯登今與昔一文),如今的樣貌是2008年車站修復工程完工後,新舊建築的融合體。